台灣能源轉型新里程 成大發布全國首份電業整合資源規劃指引-國立成功大學永續發展SDGs

台灣能源轉型新里程 成大發布全國首份電業整合資源規劃指引

SDG7

台灣能源轉型新里程 成大發布全國首份電業整合資源規劃指引

Synergy Correlation

文、圖/成大防災教育中心

為回應 2050 淨零碳排與電力轉型挑戰,國立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王筱雯教授 9 月 19 日率領研究團隊發布《邁向最小衝突與最大共識的能源轉型路徑:臺灣電業整合資源規劃指引》(簡稱「全資源 IRP」)。此為台灣首份提出具體操作架構的整合資源規劃,結合科學數據與社會參與,為能源治理開啟新局。
 
王筱雯教授在 19 日上午由成大與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共同舉辦之線上記者會指出,電力部門是淨零轉型的核心。台灣已走過僅依賴「供給資源」的第一代規劃思維,如今必須將環境意識、氣候危機與土地競合等複雜因素納入規劃。她指出,全資源 IRP 流程涵蓋 4 個階段、10 個步驟,並以 2030 減碳目標為例,進行 50 多種模型模擬,最後以樂觀、務實、悲觀 3 種關鍵情境,供社會評估不同政策路徑可能性。「模擬不是為了產出一個答案,而是讓社會看到所有可能性,進而找到最大共識。」
 
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 Grace Wu 教授特別分享加州經驗,她說加州 IRP 核心在於公開透明與利害關係人全程參與,從土地篩選到發電組合建模,所有資訊對外公開,並由公共事業委員會統籌與監督。他強調,IRP 是一個「邊做邊學」的滾動過程,協助政策制定者、企業與公民在不確定能源轉型路徑中建立共同理解。
 
台灣電力公司綜合研究所所長鍾年勉表示,再生能源比例提高,電力系統正由傳統集中式轉向分散式,規劃模式也需由單向滿足需求轉為供需協調。他認為,全資源 IRP 能協助社會在電源排序與規劃上凝聚共識,提升透明度與效率,但仍受限於跨部門數據整合與制度銜接的挑戰。
 
下午進行的實體發表會暨論壇活動,首場以「制度落地與技術對話」為題,延續上午於記者會發布的指引核心觀察。王筱雯教授表示,北東電網有區域集中風險,若適度納入系統修正選項,可有效緩解饋線壅塞,也指出北部再生能源自給率偏低,未來可考慮區域電價,且規劃過程必須納入利害關係人參與。台大林敏聰特聘教授、成大張簡樂仁教授、台電鍾年勉所長、長榮大學賴信志教授、東華大學戴興盛教授、台大趙家緯兼任教授等專家學者分別從長期基礎研究、公眾參與、供需整合、資訊透明與責任分攤等角度提出多面向觀點,強調全資源IRP不僅是技術工具,更需透過教育與社會對話逐步累積信任,建立共享數據與責任分攤機制,才能在減碳與成本之間尋求「最小後悔」方案,突破現行電價與供需報告脫鉤的制度挑戰。
 
論壇第二場次聚焦全資源 IRP 對接行政制度的挑戰與機會,由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賴偉傑理事長開場,直言能源轉型困難重重,但若不推動 IRP ,問題只會更多。成大趙子元教授、能源署游翔偉副組長、睿禾控股陳坤宏董事長、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林子倫副執行長、地球公民基金會黃靖庭副執行長,分別從國土規劃、供需報告、跨部會協作、在地能源方案與企業責任等角度進一步提出建議,在政策面應將能源需求納入國土與都市規劃,強化跨部會數據整合,並兼顧因地制宜的能源選項與新興機制,以提升地方韌性。企業則透過綠電採購與支持友善農業,展現公正能源轉型的角色。整體討論呈現出台灣能源治理的關鍵課題:如何在制度設計、責任分攤與多元參與間找到兼顧永續與公平的路徑。展現從制度到產業的多元觀點,共同呼應全資源 IRP 作為社會溝通與政策落實平台的重要性。
 
即使在臺灣當前的制度架構下,要推行「全資源 IRP」有其挑戰,王筱雯建議《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作為盤點臺灣電力資源的重要基礎,應該納入全資源 IRP 的內涵及流程,並定期追蹤規劃結果,作為啟動「全資源 IRP」的重要第一步。綜合各方討論,全資源 IRP 不僅是數據與模型,更是社會溝通與制度設計的結晶。這份指引的發布,不僅為台灣能源治理建立新里程碑,也將成為決策者、研究者與產業界推動永續電力發展的重要依據。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5-09-22

成大 19 日發布全國首份電業整合資源規劃指引,專家學者共探技術落地實踐

王筱雯教授分享全資源 IRP 指引核心觀點與內容簡述

與會專家於論壇中交流分享

成大與法國電力再生能源簽訂 MOU 深化國際產學合作 共創浮式風電新篇章

SDG7成大與法國電力再生能源簽訂 MOU 深化國際產學合作 共創浮式風電新篇章

View more
加速產業轉型實現淨零排放 成大攜手東元開啟綠能交流

SDG7加速產業轉型實現淨零排放 成大攜手東元開啟綠能交流

View more
COP28 決議脫離化石燃料 成大「人工合成天然氣」符合國際綠氫標準

SDG7COP28 決議脫離化石燃料 成大「人工合成天然氣」符合國際綠氫標準

View more

NCKU SDGs

永續發展目標

701 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雲平大樓西棟7樓

2022©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國立成功大學SDGs離岸團隊擁有全球風能維護團隊5年的全球風控中心,並擁有5年的第一套商業套化輪播式光達設備;除建立捲簾式的移動監控技術,與ECN展示現歐洲海事外展能力。建築複合功能設計團隊與建築外置經驗塔在介紹節能建築的同時,驗證建站技術也在技術中心及平台上進行技術測試,分享階段平台成果試驗成果未來生結合應用的架構,以作為開發系統的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