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大學攜手京都大學 共辦第十屆「亞洲人類圈科學研討會」-國立成功大學永續發展SDGs

成功大學攜手京都大學 共辦第十屆「亞洲人類圈科學研討會」

SDG17

成功大學攜手京都大學 共辦第十屆「亞洲人類圈科學研討會」

Synergy Correlation

文/成大國際處、夏漢民太空科技中心 圖/成大新聞中心
 
古都交會,跨域創新 ─太空科技與永續生存領域開啟合作新篇章

第十屆「亞洲人類圈科學研討會」(The 10th Asia Research Node Symposium on Humanosphere Science, ARN 2025)於 2025 年 9 月 16 日至 18 日在國立成功大學圓滿落幕。本屆盛會由成功大學夏漢民太空科技中心與規劃設計學院,攜手日本京都大學永續生存研究中心(RISH)共同主辦,並在會議中完成跨國合作備忘錄(MOU)的簽署,展現臺日雙方在太空科技與永續研究領域深化合作的決心。與會者總計 96 位,包含 38 位京都大學學者,以及來自東京大學、名古屋大學之學者,台灣端則有包含中央研究院、及成功大學等共 9 所機構之學者參加。
 
兩校攜手 跨國合作再深化

成功大學與京都大學合作關係深厚,近年來已簽署多項合作協議,涵蓋校級與院級層面,推動學生交流與科學研究合作。本次研討會更進一步締結三方合作備忘錄,在成大張始偉副校長、吳秉聲助理副校長、謝孫源國際長及吳意珣副研發長的見證下,由京都大學永續生存研究中心山本衛(Mamoru Yamamoto)主任、成大夏漢民太空科技中心林建宏主任以及成大規劃設計學院張學聖院長共同簽署,象徵跨領域與跨國界合作的新里程碑。此外,京都與台南同為歷史悠久的古都,此次攜手不僅深化學術研究,也象徵兩座城市以文化底蘊為基礎,共同追求創新與永續的願景。
 
張副校長致詞表示,在氣候變遷、能源轉型、災害韌性、公共健康與社會高齡化、以及數位化與人工智慧所帶來的深遠影響下,科學家與工程師的專業研究,能為社會提出關鍵解方,協助社區與產業升級轉型,推動跨世代的永續發展。本次合作成為跨領域、跨國界的合作典範,象徵我們攜手推動永續與創新研究的決心。張副校長同時展望未來,提及成大與京都大學將於 11 月底合作舉辦「成大─京都研究日」,聚焦於「永續」與「防災韌性」兩大關鍵主題。這不僅是學術的交流,更是面對全球氣候極端化、地震與洪水等自然災害的挑戰時,學術界以科學知識服務社會的具體實踐。透過結合工程、規劃、社會科學與政策,我們將提出能夠真正落地的前瞻解方,協助城市與產業提升韌性。
 
聚焦永續 八大議題引領討論

大會以「永續生存」(Sustainability for the Humanosphere)為核心主題,來自日本、臺灣與國際頂尖學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共襄盛舉。議程涵蓋衛星酬載與太空工程、電離層變化與遙測、都市生態與害蟲管理、無線通訊與半導體技術、木構建築與永續設計、綠色能源與生物科技、太空天氣及新興低碳生質材料等八大重點領域。
 
共創新未來 臺日合作再啟航

透過本屆研討會,成功大學不僅展現臺灣在太空科技與永續領域的研究能量,更透過與京都大學的深度合作,推動國際學研與產業間的跨域連結。隨著 MOU 的簽署與未來合作計畫的啟動,兩校將持續整合資源與專業,攜手打造更具韌性與創新的亞洲研究網絡,共同邁向人類永續生存的新未來。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5-09-24

左起:成大夏漢民太空科技中心林建宏主任、京都大學永續生存研究中心山本衛主任、成大規劃與設計院張學聖院長展示簽署之合作備忘錄

成功大學與京都大學深化科研合作,辦理「亞洲人類圈科學研討會」

第十屆「亞洲人類圈科學研討會」,涵蓋八大重點議程,引領跨國跨域科研合作邁向永續新篇章

成大普渡雙聯組持續培育未來跨國工程師 2024 暑假赴美交流收穫多

SDG17成大普渡雙聯組持續培育未來跨國工程師 2024 暑假赴美交流收穫多

View more
成大半導體學院舉辦研討會促進產學交流 積極布局第三類半導體研究發展

SDG17成大半導體學院舉辦研討會促進產學交流 積極布局第三類半導體研究發展

View more
比利時荷語天主教魯汶大學來訪 盼深化與本校生物科學領域合作 並推動其他領域合作

SDG17比利時荷語天主教魯汶大學來訪 盼深化與本校生物科學領域合作 並推動其他領域合作

View more

NCKU SDGs

永續發展目標

701 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雲平大樓西棟7樓

2022©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國立成功大學SDGs離岸團隊擁有全球風能維護團隊5年的全球風控中心,並擁有5年的第一套商業套化輪播式光達設備;除建立捲簾式的移動監控技術,與ECN展示現歐洲海事外展能力。建築複合功能設計團隊與建築外置經驗塔在介紹節能建築的同時,驗證建站技術也在技術中心及平台上進行技術測試,分享階段平台成果試驗成果未來生結合應用的架構,以作為開發系統的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