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蒙論壇國際工作坊 探討洪水殘餘風險之挑戰與機會-國立成功大學永續發展SDGs

貝蒙論壇國際工作坊 探討洪水殘餘風險之挑戰與機會

SDG11

貝蒙論壇國際工作坊 探討洪水殘餘風險之挑戰與機會

Synergy Correlation

 

文、圖/成大水利系
 
氣候變遷引發的極端事件加上都市發展增加的洪水暴露風險,已證實可能升高「殘餘風險」,從而帶來災難性後果。國立成功大學本校水利與海洋工程學系王筱雯教授於2023年11月28日以新啟用的「成功創新中心─旺宏館」為場域,舉辦「極端洪水殘餘風險工作坊」,邀請來自國內外學者專家及相關部門代表,共同探討「洪水殘餘風險」的挑戰與機會。
  
11月27日會前即先由王筱雯教授團隊帶領美國及德國成員進行現地參訪。首先前往仁德滯洪池,由臺南市政府水利局說明大灣排水逕流分擔、仁德滯洪池景觀營造及三爺溪排水系統性整治等推動工作;接著前往曾文溪流域中游麻豆段堤防,由水利署第六河川分署介紹曾文溪淤積、疏濬與生態保育情勢,再前往蘇厝滯洪池說明因應極端氣候淹水與土地洪氾之因應措施。
 
28日工作坊當天有來自美國加州柏克來大學及德國漢堡科技大學學者、德國下薩克森邦及漢堡邦官員與會;臺灣方面除了成大水利與海洋工程學系、都市規劃學系、經濟學系及防災研究中心成員之外,尚包括經濟部水利署、水利署第六河川分署、臺南市政府水利局及國家災害防救中心等單位代表參與,共計約30名學者專家與會
 
成大工學院詹錢登院長致詞時,除了歡迎遠道而來的各國友人,並強調解決與氣候變遷威脅升級相關的殘餘風險的至關重要性。他指出「現有的保護設計可能不足以應付未來的極端事件,國際對話和知識交流有其必要性。」並期許此類合作能強化臺灣對殘餘風險的管理。
 
接著由各國學者與單位代表針對「殘餘風險的經驗、教訓與啟示」、「殘餘風險管理與永續發展目標(SDGs)」這兩個主題進行案例與經驗分享,在熱絡的對話中也觸及風險地圖製作、淹水潛勢地圖技術、政策與法令規範及自然解方(NbS)等相關課題。
  
本工作坊乃貝蒙論壇洪水殘餘風險計畫工作項目之一,「我們的目標在建立一個全球專家網絡,」來自加州柏克萊大學的Anna Serra-Llobet教授向與會者說明,「除了資訊交流分享,同時也將建立一套問題架構,以協助社區規劃更具韌性的策略,以因應洪水殘餘風險;我們也將在洪水風險管理納入自然解方,同時考量環境正義等相關議題;最後也將建立方法指引,以協助分析、預測及減輕洪水殘餘風險。」
 
從德國經驗瞭解到,最重要的是「需要形塑對『風險』的共同理解」,來自德國漢堡科技大學的Peter Fröehle教授說明洪水殘餘風險計畫的經驗「包括居民在內各個層面都應提升風險意識,具有足夠的知識與行政力以利規劃與實施,同時改善工程技術與預警系統以降低洪水殘餘風險。」

臺灣團隊也分享案例經驗,例如國家災害防救中心說明從莫拉克颱風的經驗中學習到包括緊急事件發生時的資訊流通管道、整合GIS的協調行動系統,以及協調決策與行動的任務團隊等。水利署分享第四代淹水潛勢圖的繪製模型技術。水利署第六河川分署分享曾文溪流域氣候變遷調適策略納入NbS思惟,兼顧防洪與生態保育。臺南市政府水利局則以三爺溪排水整治為例,進而說明智慧防汛網及自主防災社區的建置。
 
成大水利與海洋工程學系王筱雯教授指出,「殘餘風險」的概念在臺灣相對陌生,其意義和策略尚未完全融入在地論述。王筱雯教授表示「繼前兩次在美國的工作坊,這是貝蒙論壇洪水殘餘風險國際合作計畫的第三次工作坊,我們更深入瞭解國際合作的經驗與教訓。國家政策在影響洪水風險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民眾參與及溝通格外重要,例如歐洲各國依循歐盟指令善用風險地圖可為借鏡,相關的洪災與風險地圖亦可應用在空間規劃或災害保險等不同目的,而洪水管理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在政治決策與善治(good governance)中踐履落實。這種理解將有助於為利害關係人制定全面的指導方針,以有效管理洪水殘餘風險。」
 
透過以永續、跨域、創新與國際為核心的旺宏館場域,與會人員熱絡地交流對話,從而逐漸形塑出洪水殘餘風險管理未來的機會與想像。
  
本工作坊為貝蒙論壇(Belmont Forum)「實現永續發展目標之挑戰 - 極端洪水的殘餘風險」計畫的一部分,該計畫乃媒合臺灣科技部、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德國科學基金會(German Research Foundation)及法國國家研究總署(French National Research Agency)共同補助之研究計畫,結合國立成功大學與美國、德國、法國、越南等國學者攜手合作,其目的在探討氣候變遷引發的極端事件及都市發展增加的洪水暴露風險所造成的「殘餘風險」,檢視準備與應變、風險溝通、土地使用限制、建物規範、水災保險等多個面向之現狀挑戰與機會。
 
透過本工作坊促使國際間的對話,包含各國過去的洪災事件及學到的經驗、已投入於氣候變遷與洪水災害之相關研究與政策、洪水風險認知之差異、學術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關連、將氣候變遷納入洪水風險管理的挑戰與機會,進一步促進理論與實務的結合,同時參考國際案例所累積的經驗,發揮「知行合一(Knowledge to Action)」的精神,研擬為減緩「洪水殘餘風險」仍須的投入與建議。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3-12-04

11月27日會前即先由王筱雯教授團隊帶領美國及德國成員進行現地參訪

28日工作坊當天有來自美國加州柏克來大學及德國漢堡科技大學學者、德國下薩克森邦及漢堡邦官員與會;臺灣出席的人員除了本校水利與海洋工程學系、都市規劃學系、經濟學系及防災研究中心成員之外,尚包括經濟部水利署、水利署第六河川分署、臺南市政府水利局及國家災害防救中心等單位代表參與,共計約30名學者專家與會。

各國學者與單位代表針對「殘餘風險的經驗、教訓與啟示」、「殘餘風險管理與永續發展目標(SDGs)」這兩個主題進行案例與經驗分享

臺灣團隊也分享案例經驗,例如國家災害防救中心說明從莫拉克颱風的經驗中學習到包括緊急事件發生時的資訊流通管道、整合GIS的協調行動系統,以及協調決策與行動的任務團隊等

德國代表(左一 Prof. Peter Frohle、右一Prof. Frank Thorenz、右二Dr. Frank Nohme)與美國代表(Dr. Anna Serra-Llobet)於工作坊共同討論關於洪水殘餘風險之議題

「火山尋麒─朝聖 生態 產業的新文化路徑」 成大發揮大學社會責任協助社區提升能見度及永續發展

SDG11「火山尋麒─朝聖 生態 產業的新文化路徑」 成大發揮大學社會責任協助社區提升能見度及永續發展

View more
成大科藝學程學生勇奪 2024 南瀛獎影像與新媒體類首獎 獲獎作品新營文化中心展至 10 月 20 日

SDG11成大科藝學程學生勇奪 2024 南瀛獎影像與新媒體類首獎 獲獎作品新營文化中心展至 10 月 20 日

View more
【93 週年校慶】成大建築系校友黃文暉藝術個展今開幕 多元創作風格充滿趣味與活力

SDG11【93 週年校慶】成大建築系校友黃文暉藝術個展今開幕 多元創作風格充滿趣味與活力

View more

NCKU SDGs

永續發展目標

701 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雲平大樓西棟7樓

2022©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國立成功大學SDGs離岸團隊擁有全球風能維護團隊5年的全球風控中心,並擁有5年的第一套商業套化輪播式光達設備;除建立捲簾式的移動監控技術,與ECN展示現歐洲海事外展能力。建築複合功能設計團隊與建築外置經驗塔在介紹節能建築的同時,驗證建站技術也在技術中心及平台上進行技術測試,分享階段平台成果試驗成果未來生結合應用的架構,以作為開發系統的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