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明義認為,網路時代已發展出多種閱讀、溝通與創作形式,網路閱讀不會完全取代傳統紙本閱讀,兩者會共存、互補。因此人文教育除了強化長久以來被忽略的「圖像溝通」外,應培養學生閱讀與思考的習慣。
成大歷史系副教授老師陳恒安,同時也是UFO計畫協同主持人,則從高教改革的結構上提出建議。陳恒安表示,作為相關領域的大學教師,除了思索人社知識的未來角色,也應思考大學教育如何將知識與社會連接,而後再討論組織需如何創造彈性、產生相對應的變革,例如「校內借調」制度的可能性,以符合所需。
政大社會系名譽教授熊瑞梅則認為,在高教改革的氛圍下,國高中教師、甚至於家長也應改變升學至上的心態,才可能讓學生在升上大學後,保有跨域自學的彈性,符合未來高教及社會的趨勢。
成大醫學系教授王秀雲從教師個別的教學改革角度,提醒在前瞻教學的引導上,須著重科技與社會的多元關係。目前多將科技作為工具使用,此一跨域模式雖為趨勢之一,卻較少脈絡性的討論,未能突顯出人文社科的價值,也建議未來人社領域教師可繼續努力往科技的規範問題方向發展,討論兩者的其他關係。
UFO計畫顧問陳弱水教授指出,未來的改革應包括核心能力的強化,寫作教育尤為重要且基本。陳弱水根據目前觀察,也提出兩大問題,第一是缺少寫作,只重視作文;第二是不重視論述,這將不利於觀察、綜合能力的提升。寫作力教育可協助跨領域人才的培養,而敘事力、論述的改良,應該要從中學開始。
會議上除了人社領域的高等教育改革討論,全國13個公私立大學人社領域團隊發表相關論文,展現人社領域之豐碩成果。
UFO計畫主持人暨成大系統系副教授陳政宏認為,透過這次論壇與討論,已為未來大學國文轉型提出參考方向,如加強專業寫作能力或敘事力、與文學賞析及學術人才培育分流等。如何有效溝通、設計未來跨域的國文課程、建置適宜的教學環境以及導入合宜的資源,將是未來重大的挑戰,UFO計畫執行經驗將可供教育部下一階段先導型計畫做為參考。
文、圖/教育部人文社會與科技前瞻人才培育成大辦公室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1-08-06
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對高等教育人文社會領域現況提出建言
陳恒安認為,大學教師除了思索人社知識的未來角色,也應思考如何將知識與社會連接
陳弱水教授指出,未來的改革應包括核心能力的強化,寫作教育尤為重要且基本
多位文史領域專家在會議上進行人社領域的高等教育改革討論
2021年UFO高等教育前瞻研討會展現人社領域之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