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綜大 4 校攜手啟動島鏈人文計畫 首場大師講座王汎森院士談思想史與社會的互動關係-國立成功大學永續發展SDGs

臺綜大 4 校攜手啟動島鏈人文計畫 首場大師講座王汎森院士談思想史與社會的互動關係

SDG17

臺綜大 4 校攜手啟動島鏈人文計畫 首場大師講座王汎森院士談思想史與社會的互動關係

Synergy Correlation

文/成大人社中心、劉姿佑 圖/何坤益
 
臺灣綜合大學系統(臺綜大)4 校積極進行人文領域研究發展合作,今(11)日下午在成功大學成功校區格致堂舉行「島鏈人文研究策略聯盟計畫」第 1 年「島鏈.思想」系列活動啟動儀式;首場大師講座由中研院院士、臺綜大系統主席王汎森以「從社會層面考察思想史的意義」為題,講述歷史、哲學、社會學等跨學科的學術新洞見,為臺灣社會文化形塑提供豐富思考面向,也為為期 4 年的策略聯盟計畫揭開富含人文思維深度的精采序幕。

成大校長沈孟儒致歡迎詞時表示,「一個人可以走得快;走遠,要一群人一起走。」很高興看見 4 校透過臺綜大系統凝聚在一起,非常期待 4 校一起來努力,共同學習新知識。
 
「島鏈人文研究策略聯盟計畫」重要推手、臺綜大系統主席王汎森院士表示,我們都是先作為一個人,才成為工程師、醫師、律師等;大學教育應該要提供廣義的人文素養教育,4 校一起,島鏈人文是個起點,未來也期待能進行美感教育方面的合作。
 
「島鏈人文研究策略聯盟計畫」從政治策略意義的「島鏈」思維,轉向以「島」的知識鏈形構其學術系統發展,強調跨校、跨領域、跨國的交流與對話,期待通過凝聚 4 校學術團隊,從臺灣走向鄰近國家,深入探討更多的人文主題,促進臺灣及周邊國家的理解和共鳴。第 1 年計畫由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承辦,以「島鏈.思想」為核心主題,結合「臺灣學」研究發展,從歷史的不同角度、文學的詮釋觀點、生態的系統知識,深入省思和分析島鏈間的關係流變。
 
臺綜大成立於 2011 年,由成功大學、中山大學、中興大學和中正大學 4 所國立大學組成,戮力實現教育資源的有效運用,減少教育資源差距,並建立更具活力和競爭力的高等教育體系,各方面成果豐碩。為更加提升 4 校人文風氣並厚實社會關懷底蘊,臺綜大系統主席王汎森院士不僅聯合 4 校人文社會中心共同發起為期 4 年的「島鏈人文研究策略聯盟計畫」,還募得新臺幣 1000 萬元作為計畫起始基金。

11 日下午出席啟動儀式的重要嘉賓包括:成大副校長陳玉女、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主任蔡群立、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副主任徐珊惠、中正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戴浩一、中興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前瞻研究中心主任蔡東杰、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主任莫加南,以及教職員工和學生代表。
 
啟動儀式現場以「沙漏」作為核心象徵,生動傳達 4 校嶄新合作的多層面含義。「沙漏」除了象徵臺綜大 4 所大學的人文學術實力相互交融,同時,也象徵從臺灣出發及逐漸往外連結,串聯 4 所大學、跨越島嶼,並展現將這種連結延伸至全球的決心。沙漏聚沙成塔的意象,也代表 4 校聯盟從微觀視角逐漸擴展至宏觀視野的轉變,研究路徑將從深入在地人文議題到全球性人文視野的開拓。

啟動儀式結束後,王汎森院士以「從社會層面考察思想史的意義」為題進行大師講座活動,深入探討思想史與社會的互動關係。演講中,王汎森院士現場取材,藉由講桌上的盆花譬喻思想有如花香,往往很難仔細區辨是由哪一朵花所散發出的氣味,強調深入觀察「多層次的歷史(layers of history)」的重要性,提醒聽眾「歷史不只是多元競合,還是多層次的;歷史應該由上而下看、也該由下而上去瞭解。」
 
王汎森院士指出,如果思想是一股大波瀾,往往過去已經涓滴匯聚已久。許多過去的思想,在小讀書人上「種子化」,思想從出發到抵達,可能花了 200 到 300 年;如果相信某個思想家的思想就是當代重要影響力,很可能會誤判歷史、造成「時代錯置的謬誤」,也會覺得讀歷史並沒有學到教訓。王汎森院士的演講以多層次史觀與線性史觀進行對話,為與會者提供更為深入的思考角度,有助於提升人文社會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推動「島鏈人文」研究領域的後續發展。這次啟動儀式也為臺灣綜合大學系統的人文領域合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帶來新的學術機會和前景。(更多演講資訊請見「島鏈人文」網站)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3-10-11

臺灣綜合大學系統 4 校積極進行人文領域研究發展合作,今(11)日下午在成功大學格致堂舉行「島鏈人文研究策略聯盟計畫」第 1 年「島鏈.思想」系列活動啟動儀式,現場以「沙漏」為核心象徵,生動傳達 4 校嶄新合作的多層面含義(左起:中興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前瞻研究中心主任蔡東杰、臺綜大系統主席王汎森院士、成功大學校長沈孟儒、中正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戴浩一、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主任莫加南)

臺綜大 4 校攜手啟動島鏈人文計畫,今(11)日在成大舉辦首場大師講座,由中研院院士王汎森談思想史與社會的互動關係

「島鏈人文研究策略聯盟計畫」期待通過凝聚臺綜大 4 校學術團隊,從臺灣走向鄰近國家,深入探討更多的人文主題,促進臺灣及周邊國家的理解和共鳴(左起: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副主任徐珊惠、中興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前瞻研究中心主任蔡東杰、臺綜大系統主席王汎森院士、成功大學校長沈孟儒、中正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戴浩一、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主任莫加南、成大副校長陳玉女、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主任蔡群立)

為期 4 年的臺綜大「島鏈人文研究策略聯盟計畫」第 1 年由成大人社中心承辦,10 月 11 日下午首場大師講座探討多層次歷史史觀,為臺灣社會文化形塑提供豐富思考面向,也為後續計畫揭開富含人文思維深度的精采序幕(圖左:臺綜大系統主席王汎森院士;圖右:成大副校長陳玉女)

【92 校慶】2023 臺成交流友誼賽 砌磋球技寫下美好回憶

SDG17【92 校慶】2023 臺成交流友誼賽 砌磋球技寫下美好回憶

View more
成大與 Delta Electronics(Thailand)簽署合作備忘錄 延續產學合作共育國際人才

SDG17成大與 Delta Electronics(Thailand)簽署合作備忘錄 延續產學合作共育國際人才

View more
校園即場域、永續為首要 成大 25 組研究團隊展現卓越研究成果

SDG17校園即場域、永續為首要 成大 25 組研究團隊展現卓越研究成果

View more

NCKU SDGs

永續發展目標

701 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雲平大樓西棟7樓

2022©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國立成功大學SDGs離岸團隊擁有全球風能維護團隊5年的全球風控中心,並擁有5年的第一套商業套化輪播式光達設備;除建立捲簾式的移動監控技術,與ECN展示現歐洲海事外展能力。建築複合功能設計團隊與建築外置經驗塔在介紹節能建築的同時,驗證建站技術也在技術中心及平台上進行技術測試,分享階段平台成果試驗成果未來生結合應用的架構,以作為開發系統的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