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科藝學程學生勇奪 2024 南瀛獎影像與新媒體類首獎 獲獎作品新營文化中心展至 10 月 20 日-國立成功大學永續發展SDGs

成大科藝學程學生勇奪 2024 南瀛獎影像與新媒體類首獎 獲獎作品新營文化中心展至 10 月 20 日

SDG11

成大科藝學程學生勇奪 2024 南瀛獎影像與新媒體類首獎 獲獎作品新營文化中心展至 10 月 20 日

Synergy Correlation

文、圖/成大科藝學程、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由臺南市政府文化局主辦,邁入第 27 屆的「2024 南瀛獎」,影像與新媒體類由國立成功大學科技藝術碩士學程學生鄭子芸、張益誠作品《我不是機器人 I'm not a robot》獲獎。自各國好手角逐行列脫穎而出,美學、創意與技術之新媒體表現獲評審青睞。

作者鄭子芸、張益誠提到:「此件作品呈現模擬人類孩童般坐在課桌椅上『學習』的機器人,笨拙的重複和模仿答題,以此看似荒謬的方式,試圖證明自己並非機器人身份。當觀眾走進作品,近距離觀察機械性重複的行為,即成為對比並參與其中——進而思考人機間的界線:恐怕我們根本無從分辨答題者究竟是真人,或只不過是機器所假扮的人。隨著科技進步,人類與機器人之間的界線越來越模糊,我們終將發現,除了掩飾機器人的身份,或證明機器人的擬人程度,人類應是理解技術,並反思自身在日新月異的科技世代中的定位何在。」
 
作品指導老師成大科藝學程副主任林軒丞助理教授表示:「《我不是機器人》創作緣由源於生活中常見的網路驗證系統,當人們在這個科技日益進步、機器人愈加擬人化的時代中,僅需簡單勾選這句話,即可在虛擬世界中證明自己是人類。然而在機器人與人類之間,究竟存在著怎樣的界線,是這件作品發人深省的有趣問題。影像與新媒體類參賽數 127 件入選數 7 件,學生的作品能被看見是相當大的肯定。」
 
第 27 屆的「2024 南瀛獎」徵選類別為平面創作、空間與複合媒體及影像與新媒體三大類,共吸引 698 位藝術創作者及團體送件參賽,創作者分別來自臺灣、香港、馬來西亞、澳門、英國、加拿大等,眾多好手參與角逐南瀛獎榮耀,競爭相當激烈!影像與新媒體類評審召集人林柏樑委員指出,此類別獲選者皆是以新的媒體表現方式脫穎而出,除了考量技術的表現,還有創作理念跟作品完成度是不是接近,並以美學跟創意的標準為原則。

「南瀛獎」為臺灣三大美展之一,自 1987 年開辦以來,發掘無數藝術家持續在藝術界發光發熱,並為扶植南瀛獎得主及推廣藝術不遺餘力。為鼓勵藝術家持續創作,在得獎後 3 年內將為獲獎者量身策展舉辦南瀛獎得主特展,本屆第 27 屆南瀛獎得獎作品即日起至 10 月 20 日於臺南新營文化中心全館展出;10 月 4 日將於臺南遠東香格里拉 B2 宴會廳舉辦盛大辦理頒獎典禮。(第 27 屆南瀛獎網站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4-09-02

「2024 南瀛獎」影像與新媒體類由國立成功大學科技藝術碩士學程學生鄭子芸、張益誠作品《我不是機器人 I'm not a robot》獲首獎

成大科藝學程學生鄭子芸、張益誠獲獎作品《我不是機器人 I'm not a robot》希望藉由透過模擬人類孩童般坐在課桌椅上「學習」的機器人,邀請觀眾思考人機界線,並反思自身在日新月異的科技世代中的定位何在

《我不是機器人 I'm not a robot》創作緣由源於生活中常見的網路驗證系統。在這個科技日益進步、機器人愈加擬人化的時代中,「機器人與人類之間究竟存在著怎樣的界線」,是這件作品發人深省的有趣問題

「南瀛獎」為臺灣三大美展之一。為鼓勵藝術家持續創作,在得獎後 3 年內將為獲獎者量身策展舉辦南瀛獎得主特展,本屆第 27 屆南瀛獎得獎作品即日起至 10 月 20 日於臺南新營文化中心全館展出(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22 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 成大 3 團隊奪 2 金 1 銀

SDG112022 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 成大 3 團隊奪 2 金 1 銀

View more
《麗文校園書局》成大校園書活節 18 日舉辦 多項活動邀請踴躍參與

SDG11《麗文校園書局》成大校園書活節 18 日舉辦 多項活動邀請踴躍參與

View more
成大持續推動USR 4個計劃通過教育部第三期(112-113年)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

SDG11成大持續推動USR 4個計劃通過教育部第三期(112-113年)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

View more

NCKU SDGs

永續發展目標

701 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雲平大樓西棟7樓

2022©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國立成功大學SDGs離岸團隊擁有全球風能維護團隊5年的全球風控中心,並擁有5年的第一套商業套化輪播式光達設備;除建立捲簾式的移動監控技術,與ECN展示現歐洲海事外展能力。建築複合功能設計團隊與建築外置經驗塔在介紹節能建築的同時,驗證建站技術也在技術中心及平台上進行技術測試,分享階段平台成果試驗成果未來生結合應用的架構,以作為開發系統的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