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蘭遮博物館常設展更新 成大帶民眾跨越 400 年從大員到臺灣-國立成功大學永續發展SDGs

熱蘭遮博物館常設展更新 成大帶民眾跨越 400 年從大員到臺灣

SDG11

熱蘭遮博物館常設展更新 成大帶民眾跨越 400 年從大員到臺灣

Synergy Correlation

文/孟慶慈、圖/蔡育豪、黃恩宇

400 年前荷蘭人在福爾摩沙建造熱蘭遮堡及市鎮,開啟臺南安平聚落及臺南發展歷史,那時的臺南是何樣貌?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與國立成功大學合作更新熱蘭遮博物館常設展 9 月 23 日開幕,特色之一為結合互動裝置與多媒體等科技,展出成功大學建築系、考古所、成大博館等單位多年研究成果,包括熱蘭遮堡與市鎮空間復原平面與模型、歷年發掘文物以及熱蘭遮堡歷史場域 AR 體驗等,要讓大家從室內到戶外穿越時空,感受歷史。

文化部長史哲蒞臨熱蘭遮博物館更新常設展開幕典禮,成大助理副校長兼博物館館長吳秉聲、博物館副館長陳文松、考古所特聘教授劉益昌、建築系黃恩宇副教授等亦出席盛會。開幕式後,史哲等貴賓參觀室內展外,也走到熱蘭遮博物館前廣場透過 AR 看到 400 年前熱蘭遮堡及市鎮樣貌,一面聽取黃恩宇副教授解說並與現今的安平與熱蘭遮堡殘蹟對照,深刻感受到歷史與滄海桑田。
 
原專注於南亞、東南亞建築歷史研究的黃恩宇副教授,2016 年因中研院臺史所副所長鄭維中告知,荷蘭偶然發現 1643 年〈熱蘭遮市鎮地產登錄簿〉手稿,勾起他對熱蘭遮市鎮空間的好奇,並開啟熱蘭遮市鎮空間的重建研究。原以來這項研究只是個插曲,不料愈研究愈有意思,熱蘭市鎮空間重建告一段落後,接著又做熱蘭遮堡建築重建研究,及其他一系列延伸研究,持續至今。
 
黃恩宇副教授表示,研究團隊依據 1643 年〈熱蘭遮市鎮地籍登錄簿〉、《熱蘭遮城日誌》、《東印度報告書》、《大員決議錄》、《臺灣長官致巴達維亞總督書信》等等文獻,及各幅荷治時期地圖與建築圖像,並對照日本時代地籍圖、等高線紀錄與遺構調查,參考荷蘭建築家西蒙.斯蒂文的理論著作,才逐漸獲得現有研究成果。期間頻繁到安平進行遺構與現地調查,也到印尼與荷蘭訪視 17 世紀的建築遺構與空間紋理,前後歷經逾 5 年時間,終於重建出 17 世紀熱蘭遮堡與市鎮之復原平面與虛擬模型。
 
研究的辛苦一言難盡,黃恩宇副教授說,熱蘭遮相關的歷史文獻資料片斷且瑣碎,17 世紀的荷蘭建築用語不一,各類建築術語的意義也因時間有所改變,他必須一再與中研院及荷蘭的學者討論、請益,甚至飛到荷蘭找線索。他拿出一頁自製的「熱蘭遮堡形式、構造與尺寸說明表」表示,「這個文字不多的表格,前後花費了半年時間」。
 
安平的熱蘭遮堡與市鎮,反映許多荷蘭城鎮的傳統特色,例如「格狀」(grip-pattern)的空間規劃;黃恩宇副教授指出,此源自地勢低平、自古以來即採格狀規劃的淤田,中世紀後期起逐漸運用於城市規劃上。在當年的熱蘭遮市鎮範圍,至今仍可辨識格狀空間特色,但在這個範圍之外,即荷治時期結束後的空間發展,則是蜿蜒曲折的街巷。另外,從幾幅荷治時期地圖也可發現,荷蘭人為了減少颱風造成的損害,曾以木樁和石頭施做市鎮的人工護岸,也曾在市鎮構築運河,這呼應荷蘭長久以來與水抗爭及共存的傳統。
 
熱蘭遮市鎮蓬勃發展,從最初 6 個街廓發展到 23 個街廓,市鎮裡有商館、鐵匠工坊、醫院、刑場、墓園。從 1643 年熱蘭遮市鎮地產登錄簿可知,市鎮裡漢人、荷蘭人與其他歐洲人共居,漢人佔大多數。奇特的是刑場設在堡與市鎮中間地帶,似乎意味著統治者與多數漢人市民關係緊張。
 
重建後的熱蘭遮市鎮空間,比對安平現今舊部落,黃恩宇副教授指出,效忠街是昔日的寬街(Breestraat),延平街是以前的教堂街(Kerkstraat)、中興街為早年的窄街(Nauwestraat)。他也推測安平湯匙山公墓附近的大眾廟,為當年市鎮第一代墓園的大概位置;供奉觀世音的安平觀音亭,緊貼昔日市鎮第二代公墓南側;主祀法力高強李天王的海頭社文朱殿,差不多是當年刑場位置;供奉醫神保生大帝妙壽宮,則接近當年市鎮醫院的位置。前後隱約巧妙的對應,令人稱奇。
 
重建研究之外,黃恩宇副教授將成大博物館先前熱蘭遮堡與市鎮的虛擬實境成果,運用於熱蘭遮博物館戶外建置的AR擴增實境體驗,目前已在熱蘭遮博物館前廣場、瞭望台上、圓堡遺構前等3處,設立 AR 體驗點位;今年底將完成另外8 個點位。透過此 AR 系統,民眾將可設身處地感受 17 世紀熱蘭遮堡及周邊環境的尺度與樣貌,並與現存遺構對照,建立整體的認識。

過去對於熱蘭遮堡與市鎮的調查,受於主客觀因素,多位於安平古堡園區內。近年臺南市政府為籌備臺南 400 相關計畫,與成大進行相關調查研究計畫與考古工作。成大考古所劉益昌教授團隊,陸續在安平石門國小、劍獅埕、安平古堡周邊進行挖掘研究,並於 2021 年初挖掘出土過去不曾發現的遺構--熱蘭遮堡外堡西牆及其排水系統,也在安平劍獅埕發現荷治、清領與日治時期的建築遺構。熱蘭遮博物館常設展更新,也展出近年熱蘭遮堡與市鎮等區域的考古出土文物,讓大眾看見從 17 世紀熱蘭遮市鎮至今日安平的歷史痕跡。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3-09-23

熱蘭遮堡及市鎮空間重建模型 透過多媒體及科技參觀者對 400 年前歷史更有感

針對開幕熱蘭遮博物館前設置的大型 AR 讓民眾得以想像 400 年前的樣貌

黃恩宇副教授赴印尼調查研究

黃恩宇副教授右為了重建熱蘭遮市鎮空間 頻繁到安平進行遺構及現地調查

瞭望台上的 AR 點 在科技協助下民眾可以今昔對照

熱蘭遮博物館裡考古品展示

成大考古所師生田野踏查前進二級古蹟「舊好茶部落」 走訪雲豹的故鄉

SDG11成大考古所師生田野踏查前進二級古蹟「舊好茶部落」 走訪雲豹的故鄉

View more
2024 越南文化週活動 介紹及推廣越南文化

SDG112024 越南文化週活動 介紹及推廣越南文化

View more
成大「西拉雅族傳統物質文化遺產復刻設計發表會」 支持西拉雅族文化復振

SDG11成大「西拉雅族傳統物質文化遺產復刻設計發表會」 支持西拉雅族文化復振

View more

NCKU SDGs

永續發展目標

701 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雲平大樓西棟7樓

2022©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國立成功大學SDGs離岸團隊擁有全球風能維護團隊5年的全球風控中心,並擁有5年的第一套商業套化輪播式光達設備;除建立捲簾式的移動監控技術,與ECN展示現歐洲海事外展能力。建築複合功能設計團隊與建築外置經驗塔在介紹節能建築的同時,驗證建站技術也在技術中心及平台上進行技術測試,分享階段平台成果試驗成果未來生結合應用的架構,以作為開發系統的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