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講座】臺大林敏聰特聘教授「晶片戰爭下的韌性國家」談實現台灣永續發展與韌性國家的可能路徑-國立成功大學永續發展SDGs

【鳳凰講座】臺大林敏聰特聘教授「晶片戰爭下的韌性國家」談實現台灣永續發展與韌性國家的可能路徑

SDG16

【鳳凰講座】臺大林敏聰特聘教授「晶片戰爭下的韌性國家」談實現台灣永續發展與韌性國家的可能路徑

Synergy Correlation

文/孟慶慈、圖/翁進忠

國立成功大學「成大鳳凰講座」11 月 22 日邀請國科會前副主委暨臺灣大學物理學系林敏聰特聘教授蒞校演講。他以「晶片戰爭下的韌性國家」為題,從台灣永續發展和國際地緣政治的角度,探討新興科技的發展方向與社會經濟條件,並進一步分析在全球「晶片戰爭」的背景下,台灣半導體產業與新興科技面臨的挑戰。最後,提出以核心價值為驅動力的跨域科技創新模式,作為實現台灣永續發展與韌性國家的可能路徑。

成大副校長陳鴻震代表沈孟儒校長歡迎林敏聰教授。陳鴻震副校長指出,林敏聰教授的專業是物理,但他不僅擁有科學也具備社會哲學的素養。在擔任國科會副主委期間重視基礎科研經費預算,以跨校、全國的觀點建置重要儀器設備為科學奠定基礎建設,更因應氣候變遷、地緣政治規劃科技政策,也以前瞻眼光看待跨領域發展,來達到福國利民的目的。
 
林敏聰教授演講提出「新思維:全球性風險與國家韌性」。他先深入淺出談目前火熱的議題「晶片戰爭」,論述「晶片產業vs地緣政治vs價值」,產業/經濟、科技以及社會與民主的關係,最後提出價值驅動價值共享的創新模式。 
 
臺灣半導體產業強大的競爭力,是因技術聚落、政府與社會支持、資源優先投入、環境外部成本、理工人才全面投入、勞動紀律文化與職業倫理等整個組合起來的既有結構,很難在其他國家複製,但已逐漸接近臺灣條件的天花板。
 
林敏聰教授指出,晶片戰爭的核心概念辯證主軸在於地緣政治、經濟/產業與科技,以及一個國家/社會的核心價值與發展。他指出,過去有知名產業因依賴對岸發展,不得不在政治上被迫表態,對照臺灣晶片產業發展的競爭實力,經濟自主性也決定了政治的獨立性。

國內科學園區現正面臨產業結構、建立在地自主供應鏈分散風險、綠色環境等挑戰。臺灣總研發經費佔 GDP 比重雖不算低,其實基礎研究佔總研發經費比重、企業基礎研究佔企業研發比重都低。而且臺灣雖是專利大國,卻是技術輸出小國。臺灣創新經濟的內在缺陷包括,代工本質、規模量產的產業結構、橫向移植的技術文化、漠視基礎研究與自主創新技術、核心價值缺乏等。
 
他強調,現今全球科技發展,數位應用已成為社會主流,核心價值驅動科技研發,例如:綠色能源、淨零減碳,數位、科技與經濟平權、性別與族群平等、包容科技、公正轉型/民主治理等。林敏聰教授以丹麥風電發展史為例來說明「永續價值驅動及跨域協作的科技發展」,當初丹麥發展風力,一開始就是基於社會/需求/價值驅動,而非產業導向。

解決在地問題與挑戰是醞釀自主創新的最佳土壤,臺灣有著生態特殊性(生物多樣性、環境多樣性、地理多樣性)、海洋特殊性(黑潮、季風帶、珊瑚三角帶)、災害特殊性(地震、颱風、水/旱災、土石流)、產業特殊性(量產製作、高耗資源),臺灣應從在地性/特殊性走向國際。
 
林敏聰教授最後提出「整體科技布局與思維」,強調應由基礎研究打底,價值驅動的科技發展應以科技解決社會需求、淨零碳排、永續科技等難題。讓科技成為臺灣民主防衛與社會韌性的一環,包括國家關鍵技術、地緣政治衝擊產業錄、調適科技、資安治理等。
林敏聰教授語重心長地說,北歐走出的綠色經濟之路,無一不是長期堅持核心價值,卻又務實面對難題找出實踐路徑的成果,人文社會價值是驅動科技與技術發展的諸神。
 
林敏聰教授,德國哈勒大學(Uni. Halle)物理博士。曾任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科技部政務次長、科技部自然科學及永續研究發展司司長。研究興趣包括,奈米磁學、自旋電子學、二維/量子材料、同步輻射應用、科技與社會(STS)、科技政策、跨領域永續發展政策等。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4-11-25

國科會前副主委暨臺灣大學物理學系林敏聰特聘教授受邀擔任「成大鳳凰講座」講者

成大副校長陳鴻震(左)致贈成大紀念酒予臺大林敏聰特聘教授

演講前與會人士大合照

演講告一段落後聽講者踴躍回應

成大與中央氣象局簽署 MOU 跨域攜手致力學術研究交流與人才培育

SDG16成大與中央氣象局簽署 MOU 跨域攜手致力學術研究交流與人才培育

View more
從噤聲到發聲 臺灣社會 70 年代的文化聲響

SDG16從噤聲到發聲 臺灣社會 70 年代的文化聲響

View more
葉門博士不畏戰亂動盪,一心奉獻科學為社會貢獻

SDG16葉門博士不畏戰亂動盪,一心奉獻科學為社會貢獻

View more

NCKU SDGs

永續發展目標

701 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雲平大樓西棟7樓

2022©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國立成功大學SDGs離岸團隊擁有全球風能維護團隊5年的全球風控中心,並擁有5年的第一套商業套化輪播式光達設備;除建立捲簾式的移動監控技術,與ECN展示現歐洲海事外展能力。建築複合功能設計團隊與建築外置經驗塔在介紹節能建築的同時,驗證建站技術也在技術中心及平台上進行技術測試,分享階段平台成果試驗成果未來生結合應用的架構,以作為開發系統的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