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講座】中研院洪上程院士:科學研究出發心是幫助社會-國立成功大學永續發展SDGs

【鳳凰講座】中研院洪上程院士:科學研究出發心是幫助社會

SDG4

【鳳凰講座】中研院洪上程院士:科學研究出發心是幫助社會

Synergy Correlation

  •  
文/劉姿佑、成大化學系 圖/翁進忠
 
中央研究院 2024 年新晉院士洪上程 12 月 10 日蒞臨國立成功大學演講。談到如何選擇研究領域,洪上程院士勉勵學生「一開始沒有方向不要急,要相信自己有很強的可塑性。」而「科學研究最重要的出發心是幫助在地人民」,藉由想要幫助社會的這份心意,將能找到一個足以長遠投入、深耕其中的研究領域。

回顧一路持續迄今 26 年的醣科學研究之路,洪上程院士表示自己的訓練背景有天然化合物、物理等,但在博士後第一年都還沒接觸過醣化學,只知道葡萄糖;直到在翁啟惠院長的實驗室做了 3 年醣化學,才開啟自身的醣科學研究。他提到,1998 年從美國回到臺灣獨立做研究,原本還想研究天然化合物,之所以選擇醣科學,除了應用面較廣,更重要的是為了家鄉臺南。「當時臺南有登革熱疫情,而資料顯示病毒膜蛋白會跟宿主細胞上的醣發生作用;心想若能運用化學合成細胞表面的醣,也許就能阻隔病毒感染。」
 
成大副校長陳鴻震表示,洪上程院士的研究從化學一路一步一腳印的跨領域走到生醫領域,影響相當深遠。其所開創的「一鍋化」醣技術對生技醫藥發展有重要貢獻。2022 年 8 月 1 日洪院士擔任成大化學系合聘教授,今(2024)年當選為中研院院士,成功大學與有榮焉。

「醣」與「糖」不同。相較於「糖」吃起來有甜味,「醣」則是所有產糖食物的通稱,吃起來不一定具有甜味。「醣」又稱為「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除了提供能量以外,也與我們日常生活和健康息息相關。洪上程院士主講「醣科學與生活」,以科普的方式介紹天然單醣、雙醣、寡醣、以及多醣體的結構與角色,進而闡述現今醣醫藥的開發,包括如何利用合成的細胞表面複雜醣體作為疾病早期診斷的工具、以及預防或治療癌症和感染性疾病的探討。
 
「摺紙的思考方式,類似於科學家思考合成生物分子的方法。」演講之餘,熱愛摺紙的洪上程院士還分享個人模擬 DNA 雙螺旋結構(Helix Structure)以及新冠肺炎病毒結構的摺紙作品,並親自帶領大家用正方形色紙逐步摺出成大校園常見的菩提葉。一場演講既有醣科學的科普知識又充滿藝術樂趣,展現出科學家非常不一樣的生活風貌,讓現場與會師生收穫良多,感到趣味無窮。

洪上程院士現職為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不僅在科學研究方面成就卓越,同時也是多項國際科學計畫的主要參與者和領導者。他致力於醣醫藥科學研究,開創「一鍋化」醣技術,並利用獨創的有機化學合成技術和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提供醣與蛋白複合體結構和活性關係的重要資訊,為開發小分子藥物對抗人類疾病開闢新的途徑,並大大提升研發效率。
 
洪上程院士歷年重要獲獎紀錄包含:2023 年台灣生技醫藥發展基金會生技講座;2021 年國科會未來科技獎;2017 年第 27 屆王民寧傑出貢獻獎、國科會未來科技突破獎;2016 年及 2021 年國科會學術攻頂計畫獎等。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4-12-11

中央研究院 2024 年新晉院士洪上程 12 月 10 日蒞臨國立成功大學演講,主講「醣科學與生活」並分享研究領域的選擇心法

洪上程院士熱愛摺紙,現場分享個人模擬新冠肺炎病毒結構的摺紙作品,展現出科學家非常不一樣的生活風貌

演講之餘,洪上程院士還親自帶領大家用正方形色紙逐步摺出成大校園常見的菩提葉,樂趣無窮

成大主辦「2021年UFO高等教育前瞻研討會」前瞻人社領域趨勢

SDG4成大主辦「2021年UFO高等教育前瞻研討會」前瞻人社領域趨勢

View more
《成大Book一市》移動圖書館 走進偏鄉小校實踐社會責任

SDG4《成大Book一市》移動圖書館 走進偏鄉小校實踐社會責任

View more
引領美國東南區臺美華語教育 奧本-成大臺灣華語文中心剪綵成立

SDG4引領美國東南區臺美華語教育 奧本-成大臺灣華語文中心剪綵成立

View more

NCKU SDGs

永續發展目標

701 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雲平大樓西棟7樓

2022©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國立成功大學SDGs離岸團隊擁有全球風能維護團隊5年的全球風控中心,並擁有5年的第一套商業套化輪播式光達設備;除建立捲簾式的移動監控技術,與ECN展示現歐洲海事外展能力。建築複合功能設計團隊與建築外置經驗塔在介紹節能建築的同時,驗證建站技術也在技術中心及平台上進行技術測試,分享階段平台成果試驗成果未來生結合應用的架構,以作為開發系統的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