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博物館 「臺灣工程教育史展VII:礦士奇材」展示 回顧成大資源 材料系所發展及校友對國家發展之貢獻-國立成功大學永續發展SDGs

成大博物館 「臺灣工程教育史展VII:礦士奇材」展示 回顧成大資源 材料系所發展及校友對國家發展之貢獻

SDG4

成大博物館 「臺灣工程教育史展VII:礦士奇材」展示 回顧成大資源 材料系所發展及校友對國家發展之貢獻

Synergy Correlation

  •  
文/成大博物館、孟慶慈 圖/翁進忠

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臺灣工程教育史系列展之七「礦士奇材」,自 11 月 11 日起至 114 年 3 月 31 日於勝利校區未來館後棟(原百年書庫)登場,主題為「資源工程與材料科學及工程」,展覽回顧了成大自「礦冶工程學系」發展到「資源工程學系」與「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的歷程,除展出相關文物與文獻外,還有資源、材料等專業相關科普內容。
 
「臺灣工程教育史展VII:礦士奇材」12 月 10 日上午於成大旺宏館 1 樓麗文書局之人文展覽空間舉行開幕式及頒發「全國大學生工程藝文獎」。助理副校長兼任博物館館長吳秉聲教授主持開幕式,陳玉女副校長、資源與材料兩系系主任及教授、博物館陳政宏前館長、曾協助工程教育史展示計劃的學者專家,及工程藝文獎獲獎人等均出席。

陳玉女副校長致詞時介紹了工程教育史系列展的緣由、成大工程教育和臺灣高等教育、產業發展間的關聯與意義,並肯定策展團隊盡心還原校史及將工學知識科普化的努力,以及博物館規劃「全國大學生工程藝文獎」以人文藝術模式結合工程科技的巧思,也感謝此次展覽中校內外各單位對展示推動的幫助。

吳秉聲助理副校長則在致詞中表示,工程教育史系列展示為博物館為自 2016 年以來,為呈現成大作為臺灣高等工程教育先鋒的角色而規劃的系列展示計劃,今年的展示主題為資源工程與材料科學與工程,回顧臺灣自採礦、冶金等重工業發展到城市採礦、半導體等先進科技的歷史,在其背後不論是學界或業界,成大始終是培育人才的基地,期許本次展覽能呈現成大為國育才,承擔大學社會責任的樣貌。另一方面,吳秉聲助理副校長感謝本次展覽中校內相關教授、系所與單位的鼎力協助,感謝策展團隊的投入規劃,也感謝獲獎同學對工程藝文獎的支持,並期許工程教育史系列展與工程藝文獎往後能持續穩定的舉辦。

隨後由博物館郭美芳客座副研究員代表計畫發起人翁鴻山前校長介紹工程教育史系列展過往獲得校友捐助而得以發起的過程與相關規劃,計劃共同主持人資源系顏富士名譽教授、向性一主任,與材料系劉浩志主任分享往昔系所發展經歷及計劃內容,最後由總策展人博物館蔡侑樺副研究員簡述計劃執行概況。

開幕式的後半段進行「全國大學生工程藝文獎」頒獎,由吳秉聲助理副校長與評審主席陳文松教授頒發獎狀給得獎之 8 位同學。該獎項過去隨工程教育史展同時舉辦,但因故停辦兩屆,在今年重新回歸。「全國大學生工程藝文獎」以人文藝術的創作方式,對工程科技主題提供另一種具有人文反思,更為感性多元的詮釋觀點。在展場中亦規劃一區展出得獎作品。
 
展場不僅回顧成大資源、材料系所的發展與演變,也展出各學系不同階段的課本、參考書、學位論文、建教合作報告等文獻,以及課程使用模型、採集礦物使用的榔頭與手套、鑽探油氣使用鑽頭、矽單晶柱樣本及用於拍攝晶體之顯微照相機等文物。歡迎有興趣人士前往參觀指教。展出時間為每週一至週五 09:30 至 16:30,展期至 114 年 3 月 31 日止。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4-12-10

開幕大合照

開幕後與會貴參觀展覽

吳秉聲助理副校長(右 2)與全國大學生工程藝文獎得主合影

參觀者好奇地看著展出的物件

展出的研究紀錄、筆記等資料

成大創意三角洲計畫走出校園和民眾互動,成果豐碩

SDG4成大創意三角洲計畫走出校園和民眾互動,成果豐碩

NCKU’s LDT School Project Interacts with the Public off Campus With Achievements

View more
【運動視界】成大獲友善校園卓越學校 期待南臺灣大學運動生活皆自在

SDG4【運動視界】成大獲友善校園卓越學校 期待南臺灣大學運動生活皆自在

View more
總圖夏日閉館趴再度登場 實境解謎夜訪成大圖書館玩家開心好評

SDG4總圖夏日閉館趴再度登場 實境解謎夜訪成大圖書館玩家開心好評

View more

NCKU SDGs

永續發展目標

701 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雲平大樓西棟7樓

2022©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國立成功大學SDGs離岸團隊擁有全球風能維護團隊5年的全球風控中心,並擁有5年的第一套商業套化輪播式光達設備;除建立捲簾式的移動監控技術,與ECN展示現歐洲海事外展能力。建築複合功能設計團隊與建築外置經驗塔在介紹節能建築的同時,驗證建站技術也在技術中心及平台上進行技術測試,分享階段平台成果試驗成果未來生結合應用的架構,以作為開發系統的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