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攜手中鋼向2050淨零碳排邁進 高爐低碳煉鐵技術國際研討會台南登場-國立成功大學永續發展SDGs

成大攜手中鋼向2050淨零碳排邁進 高爐低碳煉鐵技術國際研討會台南登場

SDG7

成大攜手中鋼向2050淨零碳排邁進 高爐低碳煉鐵技術國際研討會台南登場

Synergy Correlation

 
文、圖/成大新聞中心

國立成功大學在國科會的支持下,組成「低碳冶煉技術 Team Taiwan」,集結全台 11 所大學與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中鋼公司,共同執行「國科會前瞻技術產學合作計畫─高爐低碳煉鐵技術開發」計畫,今(13)日在台南安平區福爾摩沙遊艇酒店舉辦「高爐低碳煉鐵技術國際研討會」,發表研究成果,盼未來能持續推動鋼鐵製程的綠色轉型,實現 2050 年淨零碳排。

國立成功大學莊偉哲副校長致詞時表示,自己是高雄人,中鋼是他的同學們憧憬的公司,成大與中鋼合作歷史悠久、關係緊密,現任中鋼技術副總就是成大材料系的傑出校友。這次合作獲得國科會的高度評價。林士剛教授團隊不僅展現了成大在學術研究上的深度,更為台灣在全球永續議題中的技術領導力寫下精彩的一頁。
 
莊偉哲副校長說,「台灣很小、一定要大家一起合作」,今天的研討會是我們成果的展示,更是一個分享與合作的開端。誠摯邀請在場的產業夥伴,加入這場技術創新的旅程,攜手為台灣乃至全球的永續未來注入新動能。成大將持續以「回應社會需求、解決產業挑戰」為使命,努力讓學術研究的價值惠及產業與社會,為台灣的低碳經濟與全球的永續發展,貢獻更多力量。有很多優秀的成大學長姐都在中鋼服務,未來也希望能跟更多技專的學生合作,大家一起努力,讓台灣更好。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產學及園區業務處許增如處長致詞時表示,科研創新能夠為社會帶來福祉,很榮幸國科會能扮演這樣的橋樑,促成如此重大的產學合作的機會,今天的活動是 3 年計劃的總結,同時也是一個開始,「業界出題、學界解題」;中鋼跟成大產學合作 12 年來,投入 5、6 億的資金,帶動企業產出 8 億多的產值,其中有 200 多位學生參與,未來都是產業界優秀的人才,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合作的機會,創造更大的產學研究價值。 

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部門劉宏義副總經理致詞時表示,中鋼連續蟬聯台灣排碳量前三名,面臨很大的減碳壓力,3 年前中鋼成立「中鋼節能減碳及碳中和推動小組」,設立 2030 年較 2018 年基準年減少 25% 碳排放的目標,盤點很多碳中和的路徑,規劃 10 項碳中和的策略,其中決定與全台 11 所大學與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一起走向這條看起來路跡不是很明顯的路。這 3 年來開了 100 多場的會議,終於有了今天的成果,非常感謝成大的努力,緩解中鋼的壓力,接下來要繼續將創造出的學術價值,持續應用在產業上,繼續為台灣邁向低碳未來跨出關鍵且重要的一步。

「以氫代碳是有效減碳的關鍵」,國立成功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林士剛特聘教授簡報時表示,傳統煉鐵技術源自工業革命,中鋼的煉鐵製程已經是非常高效率的製程了,煉鐵的方式,會經過一道超過 1400 度岩漿,最高溫到 2100 度的「高爐製程」,現代高爐煉鐵製程仰賴焦炭與粉煤等含碳還原劑,在將鐵礦石還原成金屬鐵的過程中,產生了二氧化碳排放(碳排放)。目前能夠透過富氫還原劑部分取代傳統含碳還原劑,在煉鐵的過程中減碳,讓氫氣反應後產生水蒸氣而非二氧化碳,大幅減少碳排放。中鋼公司將於 2025 年實現每年減少 155 萬噸碳排放,大略為台灣森林面積約 5 分之 1 的吸碳量,也相當於減少約 77.5 億公里或約等於繞地球 19 萬圈的汽車行駛碳排。

林士剛特聘教授表示,歐盟每年花 3 億新台幣的研究,成大與中鋼的產學計畫以相對有限的經費達到了全球的水準,成功實現了階段性目標,展現出極具競爭力的減碳效率,為了這項研究,成大打造出世界唯一一個臨場富氫高溫同步輻射 X 光反應的實驗爐,建立低碳排原料配比技術、模擬高爐內部多元多相複雜反應、確保富氫氣體燃燒安全性,並應用二氧化碳捕集與再利用等技術,目前開發的低碳煉鐵技術,已實際導入生產流程,使這顆「煉鐵引擎」能改裝為更低碳化的製程。

「2050 淨零碳排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影響著地球公民的未來。」林士剛特聘教授以此語作結,認為減碳不僅是企業責任,更是學術界在創新學理與技術發展,以及次世代人才培育上的重點。成大與中鋼將持續推動技術創新和產學合作,期望藉由本次研討會為低碳煉鐵創新技術鋪路,加速鋼鐵產業綠色轉型,讓台灣鋼鐵業在低碳時代中繼續扮演關鍵角色,也盼這項技術不僅可應用於台灣的鋼鐵產業,也具備國際應用潛力,更為全球鋼鐵業低碳轉型提供寶貴經驗。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4-12-13

「國科會前瞻技術產學合作計畫-高爐低碳煉鐵技術開發」計畫,舉辦「高爐低碳煉鐵技術國際研討會」

成大莊偉哲副校長致詞時表示,成大與中鋼合作歷史悠久、關係緊密

國科會產學及園區業務處許增如處長,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合作的機會,創造更大的產學研究價值

中鋼公司技術部門劉宏義副總經理認為,這 3 年來創造的學術價值,將持續應用在產業上

成大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林士剛特聘教授簡報時表示,以氫代碳是有效減碳的關鍵

目前開發的以氫代碳,低碳煉鐵技術,已實際導入生產流程,使這顆「煉鐵引擎」能改裝為更低碳化的製程

國立成功大學在國科會的支持下集結全台 11 所大學與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與中鋼公司,組成「低碳冶煉技術 Team Taiwan」,共同執行「國科會前瞻技術產學合作計畫-高爐低碳煉鐵技術開發」計畫

「高爐低碳煉鐵技術國際研討會」現場也展出 11 所學校相關的研究

【92 校慶】2023 成材產業論壇 關心人類生存大環境 聚焦綠能科技與新經濟

SDG7【92 校慶】2023 成材產業論壇 關心人類生存大環境 聚焦綠能科技與新經濟

View more
整合國內外頂尖學者研究 致力研發關鍵綠能材料 成大跨維綠能材料研究中心出版國際綠能系列專書

SDG7整合國內外頂尖學者研究 致力研發關鍵綠能材料 成大跨維綠能材料研究中心出版國際綠能系列專書

View more
配合能源轉型與國家自製衛星計畫 成大產學創新再添新章

SDG7配合能源轉型與國家自製衛星計畫 成大產學創新再添新章

View more

NCKU SDGs

永續發展目標

701 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雲平大樓西棟7樓

2022©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國立成功大學SDGs離岸團隊擁有全球風能維護團隊5年的全球風控中心,並擁有5年的第一套商業套化輪播式光達設備;除建立捲簾式的移動監控技術,與ECN展示現歐洲海事外展能力。建築複合功能設計團隊與建築外置經驗塔在介紹節能建築的同時,驗證建站技術也在技術中心及平台上進行技術測試,分享階段平台成果試驗成果未來生結合應用的架構,以作為開發系統的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