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成大跨域合作歌舞編創溫馨動人 展現大學社會責任與藝術的傳統保存及永續-國立成功大學永續發展SDGs

《生生不息》成大跨域合作歌舞編創溫馨動人 展現大學社會責任與藝術的傳統保存及永續

SDG11

《生生不息》成大跨域合作歌舞編創溫馨動人 展現大學社會責任與藝術的傳統保存及永續

Synergy Correlation

  •  
文/成大藝研所、劉姿佑 圖/成大藝研所
 
繼 12 月 10 日自強校區演出,國立成功大學「劇場實務」課程期末成果展演,12 月 26 日在光復校區鳳凰劇場再度登場。現場全體師生齊心完成精彩的戶外及室內表演,造就一場溫馨動人的美好演出。本次展演以臺南鹽水區坔頭港為故事背景,演出內容蘊含對自身土地與自然人文的關懷與敬畏,不少坔頭港當地居民也特地前來觀賞,並盛讚表演「不僅有故事,還有滿滿的創意與感動,看了不禁讓人熱淚盈眶」;更熱情喊話:「歡迎大家都來坔頭港走走!」

同時看過兩場演出的航太系學生林穎成分享,先前在自強校區看過環境劇場《永生島》的演出覺得很有趣,當時以參與式劇場的表演方式讓觀眾很有參與感。今天的演出主題涵蓋母女親情、個人夢想追尋,演員情感豐沛的詮釋,讓現場很有渲染力。看完表演之後,對於自己未來的夢想實踐也感到備受鼓舞。

授課教師成大藝研所副教授馬薇茜表示,本次作品融合田野調查、實地考察與在地文化,以爐渣藝術創作和發光植物為核心元素,探索我們身處環境永續與在地人文的深層意義。課堂中,很感動看見學生對戲劇表演與藝術創作的積極、認真與熱愛投入,即便面臨期末的各科挑戰,仍投入大量心力幾乎不眠不休、緊鑼密鼓地準備成果展演。本次創作特別注重文化多樣性與地方性的結合,盼以通過藝術的力量,喚起更多人對環境保護和文化傳承的關注與重新思考並結合藝術、生態與田野調查成果,實現創意與永續無縫對接。

成大文學院「劇場實務」課程由跨領域戲劇學分學程與藝術研究所暨戲劇碩士學位學程開設。課程結合高教及國際躍升暨場域驗證計畫進行跨領域合作,與成大核設貴儀中心材料系蘇彥勳教授進行藝術戲劇創作展演。整體以「土地故事」為概念,分別規劃 3 個主軸「過去、現在、未來」與 3 個劇場形式「儀式劇場、鏡框劇場、環境劇場」等進行結合,以劇場實務呈現表演藝術的傳統、保存及永續理念。

成大「劇場實務」課程以跨領域藝術呈現永續理念,期末展演的演出內容為課堂學生團隊共同策劃並創作。成員有:楊霆翔、楊宸溥、吳婉綾、袁丞揚、盧思羽、游雅惠、陳浩愷、林雨潔、朱恆霓、毛榆婷、胡馨、劉浠茜、陳翊庭、池雯雯、梁証道、蕭瑞仁、朱珮瑄、蔡為奐、謝一鴻、蘇郁樺、王柚涵等。演出現場與會者眾多,包含:成大藝研所吳奕芳所長、藝研所朱芳慧教授、材料系蘇彥勳教授、數學系舒宇宸副教授及坔頭港張碩晉里長、坔頭港社區發展協會黃俊欽理事長、坔頭港國小關向君校長、傳統藝術宋江陣教練許明鏡也和多位里民一同欣賞表演。

26 日上午,環境劇場《永生島》從自強校區核設中心撤展至光復校區鳳凰樹劇場展演。環境劇場《永生島》是一個超越時間與空間的奇幻發想,訴說千百萬年來遭受嚴重污染的地球,人類在其中如何生存下來以及進行一場追本溯源的永續之旅。於鳳凰樹劇場外登場的儀式劇場《感謝坔頭港》則訴說廟宇與里民們的故事。鏡框劇場《土地的故事》則在鳳凰樹劇場內,以音樂劇編創形式,上演了一部壯麗精彩的屬於臺灣土地故事,其豐富有趣的情節安排、歡欣暢懷的音樂節奏,深刻地描繪出屬於這世代人們的故事。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4-12-26




 

演出涵蓋母女親情、個人夢想追尋等主題,演員情感豐沛的詮釋,讓現場很有渲染力

同時看過兩場演出的成大學生表示自己很受劇中人物追尋夢想的故事所鼓舞

本次跨域合作歌舞編創的演出以臺南鹽水區坔頭港為故事背景,坔頭港當地居民看了熱淚盈眶

成大「劇場實務」課程以跨領域藝術呈現永續理念,演出內容為課堂學生團隊共同策劃並創作

成大「劇場實務」課程期末成果展演《生生不息》今 12 月 26 日上午再度登場

【92 校慶】2023「永續之島策略設計策略系列論壇」 以永續前瞻為起點回饋母校共好台灣

SDG11【92 校慶】2023「永續之島策略設計策略系列論壇」 以永續前瞻為起點回饋母校共好台灣

View more
成大幸福校園溫馨季 期末送暖迎聖誕

SDG11成大幸福校園溫馨季 期末送暖迎聖誕

View more
展現EMBA社會企業精神 躍榕盟社團舉辦「讓愛傳出去之台南偏鄉國小踏溯成功大學」

SDG11展現EMBA社會企業精神 躍榕盟社團舉辦「讓愛傳出去之台南偏鄉國小踏溯成功大學」

View more

NCKU SDGs

永續發展目標

701 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雲平大樓西棟7樓

2022©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國立成功大學SDGs離岸團隊擁有全球風能維護團隊5年的全球風控中心,並擁有5年的第一套商業套化輪播式光達設備;除建立捲簾式的移動監控技術,與ECN展示現歐洲海事外展能力。建築複合功能設計團隊與建築外置經驗塔在介紹節能建築的同時,驗證建站技術也在技術中心及平台上進行技術測試,分享階段平台成果試驗成果未來生結合應用的架構,以作為開發系統的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