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R系列報導】走出醫療象牙塔:成功大學為「泡泡龍」編織全人照護網絡-國立成功大學永續發展SDGs

【USR系列報導】走出醫療象牙塔:成功大學為「泡泡龍」編織全人照護網絡

SDG3

【USR系列報導】走出醫療象牙塔:成功大學為「泡泡龍」編織全人照護網絡

Synergy Correlation

 

文/孟慶慈、李貽峻 圖/李貽峻
 
「我最大的願望,是能夠自己賺錢養活自己。」2024 年聖誕節前夕,一位泡泡龍患者在成功大學國際傷口修復與再生中心舉辦的的泡泡龍共創藝術展開幕時這麼說。這個看似普通的願望,卻道出了罕見疾病患者最深層的渴望 ─ 不只是被照顧,更想要活出自己的價值。

「泡泡龍」(遺傳性表皮分解性水疱症)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皮膚疾病,盛行率約 5 萬分之 1。患者的皮膚極為脆弱,稍微摩擦就會起水泡、形成傷口。這個看似浪漫的病名背後,是終生與傷痛相伴的艱辛人生。
 
成大自 2017 年起發展基因診斷技術,目前已掌握超過 130 名患者及家屬的基因資料。2020 年,成大醫院更開設了全國唯一的「泡泡龍暨皮膚罕見疾病特別門診」,每月服務超過 45 人次。但「我們逐漸意識到,光有醫療是不夠的。」成大國際傷口修復與再生中心湯銘哲特聘教授表示,「這些病友需要的是全人的照護,包括心理支持、社會參與,甚至是自我實現的機會。」

全台灣目前在衛福部通報的泡泡龍患者有 150 位,但依照盛行率推估,實際人數可能近 500 名。雖然健保提供醫療給付,但病況較重者,有些尚未獲健保給付的治療與照護費用,每年可能高達 40 萬元。除此之外,疾病所涉及就醫就學就業問題,往往是整個家庭的挑戰與重擔。
 
為此,成大團隊提出「從診間到人間:泡泡龍族群的生命款待」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希望透過創新的三大策略,以 3 年的時間(114-116年)為泡泡龍患者編織一張全方位的支持網絡。
 
「這個計畫最特別的地方,在於我們試圖打破傳統公益模式的框架。」計畫共同主持人,也是成大人文暨社會醫學科李貽峻助理教授解釋,「我們嘗試連結社會企業,將病友的創作轉化為商業價值。比如說,我們正在開發將病友書寫的文字轉化成獨特字體的計畫,這些字體未來可以透過授權方式商品化。這不只是愛心捐助,而是讓病友的天賦被看見,能夠透過自己的創作獲得收入,建立永續的商業模式。」

計畫的另一個重要里程碑,是成大已著手設立亞洲首個「泡泡龍之家」。這個空間不只是病友的喘息站,更將成為醫學教育基地和創意工作坊。同時,未來 3 年成大也將打造「罕見疾病專長微學程」,剛結束的寒假,成大醫學系便與 USR  計畫協作學校台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合開「醫療人文臨床與心理療癒」種子培訓課程,鏈結心理諮商領域學生,透過社區實習方式走入泡泡龍罕病族群。人才培育的期待,是養成具備醫學專業與人文關懷的跨領域人才,願意成為受苦生命的同行者。
 
調查顯示,全台超過 3 分之 2 的泡泡龍患者居住在中南部地區。「這個數據告訴我們,成大責無旁貸。」湯銘哲特聘教授表示,「我們的目標是以成大為基礎,建構可以擴及各地泡泡龍病友的在地服務網絡。」
 
這樣的努力已經開始產生改變。台灣泡泡龍病友協會理事長吳國銘感動地說:「以前家長都是自己摸索,像在黑暗中前進。現在有了成大團隊的幫助,我們終於看到了光明。他們不只教我們怎麼換藥、怎麼照顧孩子,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看到希望。」2024 年底,成大泡泡龍團隊更榮獲國家醫療品質獎傑出醫療類《金獎》的肯定。

「每天光是換藥,就要花上 2 到 3 個小時。」成大皮膚科許釗凱教授解釋,「許多患者因長期傷口導致手指黏連、關節攣縮,有些人只能吃軟質食物,甚至因眼睛破皮要閉眼兩週,說話太多就會在喉嚨裡形成血泡。」疾病的併發症更會對生命造成威脅。

「每一個生命都應該被款待(Hospitality)。」李貽峻助理教授補充道,「我們希望透過產業鏈結、創新服務,讓泡泡龍病友們不只是被照顧的對象,更恢復他們本是社會中活躍的一員。這不僅僅是醫療服務的提供,更是一種生命價值的實現。」
 
在成大團隊的努力下,一個涵蓋醫療關顧、人才培育、協會培力、價值循環的全人照護網絡正在形成。這個創新的模式,或許能為其他罕見疾病的照護開創新的典範。每個生命都值得受到款待,並恢復與綻放生而為人屬於自己的光彩。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5-03-10
 

泡泡龍患者的皮膚極為脆弱 稍微摩擦就會起水泡形成傷口

成大醫院開設有全國唯一的「泡泡龍暨皮膚遺傳病特別門診」

泡泡龍團隊打破傳統公益模式 連結社會企業、藝術家等嘗試將病友創作轉成商業價值

團隊大合照

《讓泡泡龍的夢想起飛》集結了團隊對患者的照顧成果

成功大學召開沙崙醫院新建工程採購廉政平臺聯繫會議 推動跨域合作提升工程品質

SDG3成功大學召開沙崙醫院新建工程採購廉政平臺聯繫會議 推動跨域合作提升工程品質

View more
泰國馬希竇大學護理學院與成功大學護理學系簽署學術交流協議 推動雙聯博士學位

SDG3泰國馬希竇大學護理學院與成功大學護理學系簽署學術交流協議 推動雙聯博士學位

View more
成大洪飛義團隊研發具全球創新性的血管支架新材質 PLAM

SDG3成大洪飛義團隊研發具全球創新性的血管支架新材質 PLAM

View more

NCKU SDGs

永續發展目標

701 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雲平大樓西棟7樓

2022©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國立成功大學SDGs離岸團隊擁有全球風能維護團隊5年的全球風控中心,並擁有5年的第一套商業套化輪播式光達設備;除建立捲簾式的移動監控技術,與ECN展示現歐洲海事外展能力。建築複合功能設計團隊與建築外置經驗塔在介紹節能建築的同時,驗證建站技術也在技術中心及平台上進行技術測試,分享階段平台成果試驗成果未來生結合應用的架構,以作為開發系統的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