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出發與戲相遇 成大模組化課程首創融合心理學與傳統戲曲 引領學生體現人文關懷與文化感知力-國立成功大學永續發展SDGs

從心出發與戲相遇 成大模組化課程首創融合心理學與傳統戲曲 引領學生體現人文關懷與文化感知力

SDG4

從心出發與戲相遇 成大模組化課程首創融合心理學與傳統戲曲 引領學生體現人文關懷與文化感知力

Synergy Correlation

文、圖/成大藝術所
 
國立成功大學 114 學年度第一學期開設「心理學視角下的傳統戲曲─賞析與演示」通識模組化課程,並於今(2025)年 6 月 30 日至 7 月 4 日,於臺南成大光復校區武志學生支持中心「美學與藝術教室」展開一系列課程。該課程融合心理學、人文關懷與傳統戲曲藝術,以「從心出發、以戲育心」為核心理念,透過藝術轉化與心智體驗,協助學生探索自我、理解他人,深化文化感知與情感表達的能力。
 
課程由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主任暨心理學系特聘教授楊政達,以及藝術研究所暨戲劇碩士學位學程馬薇茜副教授共同規劃與授課。楊政達教授運用心理學中的情緒覺察、角色投射與行為動機等理論,引導學生理解戲曲角色的內在心理與人性面貌。馬薇茜老師則從劇場實踐出發,帶領學生透過傳統戲曲的「唱、念、做、打」實作演練,認識角色行當、經典劇目與傳統美學,讓學生在實作中走進歷史與人文的交織情境。課程業師則邀請臺灣戲曲學院鄭農正老師進行「龍套」群體隊形及傳統臉譜角色性格訓練;拾翠坊崑劇團林美惠老師,則以戲曲音樂的工尺譜與曲牌體系,帶領學生實際演唱崑曲唱腔,體驗聲音的情緒張力與戲曲音韻之美。
 
課堂內容理論與實作並重,學生不僅學習水袖、折扇等身段技巧,掌握戲曲中「手、眼、身、法、步」的表演語言,也透過心理學中的角色認同與情緒模擬技術,進行角色內在情感的詮釋與反思。藉由這些跨域整合的教學活動,學生在學習表演的同時,也逐步培養理解人性與關懷社會的能力。
 
楊政達教授指出,心理學不只是分析與診斷的工具,更是一種理解人的藝術。透過戲曲這種情感濃烈的表演形式我們協助學生進行自我覺察與價值探索,培養更深的人文素養,也讓心理學與傳統戲曲成為學生心靈建構與文化涵養的重要橋梁。
 
馬薇茜老師表示,戲曲是一門綜合藝術,當學生以身體進入角色、以心理解人,感受表演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更是參與一場文化與生命的對話。課程引導學生從傳統戲曲中覺察、體驗與轉化同理關照,進而開啟他們的心靈對話與文化探索。

學生們在課後分享中表示,此課程不僅涵蓋認識傳統戲曲的技藝與美學,以更敏銳的感官去感受生活,更在身體、情感與思維層面產生深刻共鳴。從唱腔節奏到角色情緒的揣摩,如同探索一場自我與理解他人的旅程。
 
在當代社會日益重視心理健康與文化傳承的趨勢下,此課程展現了成大在人文藝術與社會實踐上的創新作為,透過心理學與傳統戲曲的交會,培養具有同理、審美與文化意識,讓人文精神在教育現場中深耕開展,持續發光。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5-07-08

成大模組化課程首創融合心理學與傳統戲曲,引領學生體現人文關懷與文化感知力

課程由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主任暨心理學系特聘教授楊政達,以及藝術研究所暨戲劇碩士學位學程馬薇茜副教授共同規劃與授課

課程業師則邀請臺灣戲曲學院鄭農正老師以及拾翠坊崑劇團林美惠老師蒞臨指導

學生們在課後分享中表示,此課程不僅涵蓋認識傳統戲曲的技藝與美學,亦如同探索一場自我與理解他人的旅程

課程「從心出發、以戲育心」,展現成大在人文藝術與社會實踐上的創新作為,讓人文精神在教育現場中深耕開展,持續發光

成大與國家運動科學中心攜手培育運動科技關鍵人才 開啟研發合作新篇章

SDG4成大與國家運動科學中心攜手培育運動科技關鍵人才 開啟研發合作新篇章

View more
2025 臺南市全民科學日 成大科教中心邀請大家一起玩科學

SDG42025 臺南市全民科學日 成大科教中心邀請大家一起玩科學

View more
2025 霍特獎臺灣賽盛大登場 成大主辦點燃青年創新火種

SDG42025 霍特獎臺灣賽盛大登場 成大主辦點燃青年創新火種

View more

NCKU SDGs

永續發展目標

701 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雲平大樓西棟7樓

2022©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國立成功大學SDGs離岸團隊擁有全球風能維護團隊5年的全球風控中心,並擁有5年的第一套商業套化輪播式光達設備;除建立捲簾式的移動監控技術,與ECN展示現歐洲海事外展能力。建築複合功能設計團隊與建築外置經驗塔在介紹節能建築的同時,驗證建站技術也在技術中心及平台上進行技術測試,分享階段平台成果試驗成果未來生結合應用的架構,以作為開發系統的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