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攜手屏東縣府推動無圍籬共融照護 《無圍籬共融日照實作筆記》展現產官學合作成果-國立成功大學永續發展SDGs

成大攜手屏東縣府推動無圍籬共融照護 《無圍籬共融日照實作筆記》展現產官學合作成果

SDG3

成大攜手屏東縣府推動無圍籬共融照護 《無圍籬共融日照實作筆記》展現產官學合作成果

Synergy Correlation

文、圖/人文社會科學中心
 
國立成功大學與屏東縣政府攜手合作,共同出版《無圍籬共融日照實作筆記》並於日前公開發表,此書完整記錄屏東縣推動「無圍籬共融照護模式」的歷程與成果,呈現大學團隊、地方政府及日照中心一起實踐長照革新的經驗,具體呈現「從研究到行動」的典範合作。書籍由屏東縣政府出版,預計印行 500 本實體書並同步發行電子書,未來將作為全縣 76 間日照中心的培力教材,協助照服員、護理師與治療師等第一線人員掌握無圍籬照護的實作精髓。

10 月 15 日上午成大、屏東縣政府等單位於屏東縣好屏生活長照館舉行新書發表記者會。成大重視「以人為本」的地方實踐,從 2018 年起與屏東縣政府合作推動「共創樂智友善社區」計畫,從竹田西勢村起步,逐步拓展至多個鄉鎮與日照中心。陳玉女副校長致詞表示:「大學不只是研究與教學的地方,更應與地方一起成長、一起解決問題。從竹田的開放式照護到今日的無圍籬共融,這一路走來,每一步都是成大與地方並肩學習、共同前進的歷程。」

屏東縣長周春米在記者會上表示,這本實作筆記不僅是一份具體可行的工具書,更是一段實踐歷程的完整紀錄,期許這本書能像一盞明燈,引領更多長輩走出家門、融入社區,也陪伴家屬、志工與照顧團隊一起前行。
 
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下稱人社中心)主任楊政達指出,成大在屏東的長期合作,是「學術研究回應地方需要」的具體實踐,「我們不只把研究成果帶到地方,而是從地方的問題出發,與縣府、第一線工作人員一起摸索與創造。書中許多故事,正是這種『共學共作』的見證。」人社中心在過程中扮演跨域協調與知識轉譯的角色,整合社會科學、醫療與設計等多領域專業,讓理念能轉化為可執行的模式,促成政策、學術與實務的相互回饋。
 
楊政達主任強調,「無圍籬照護」的精神其實不限於長照領域,它更代表一種社會關係的再建構——打開制度與空間的圍籬,也打開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這樣的跨界合作經驗,正是成大推動地方人文治理、落實「以人為本」發展觀的重要里程碑。
 
《無圍籬共融日照實作筆記》,是國科會「大學與地方政府合作推動地方人文發展與跨領域治理計畫(大地方計畫)」的重要成果之一。該計畫由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統籌推動,致力於連結人文社會研究與地方治理實務,發揮大學社會責任(USR)的整合能量。

打開照護圍籬 讓長輩自在生活於社區
「無圍籬共融」的理念,源於希望突破傳統日照機構的框架,讓長輩不再受限於建築空間,而能自由地在社區中活動、交流與生活。這樣的照護不僅是物理環境的開放,更是照護文化與思維的轉變——從「被照顧」走向「能參與、能貢獻」,讓長輩持續延伸生命價值。

在成大團隊與屏東縣政府長照處的合作下,五間日照中心逐步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無圍籬共融樣貌」:
北興日照陪伴長輩重返熟悉的市場,與攤商熱情互動;鹽北日照與彭厝附幼共推「老幼食農共學」,讓長輩與孩童一起在田間勞動、烹飪與學習。這些小而溫暖的行動,不僅重塑了長照場域的風景,更使社區重新看見長輩的力量與智慧。
成大團隊在計畫執行過程中,結合跨專業師生、社區志工與照護人員的經驗,採行動研究架構,透過現地觀察、共同討論與反思,協助日照中心從內部組織到外部連結都能持續優化。過程中,縣府與團隊每月召開工作會議,分享觀察結果、調整策略,並以陪伴式輔導協助各中心克服資源與空間限制。這樣的「協作—反思—再行動」循環,使無圍籬共融模式逐漸落地生根。
 
書寫在地照護故事 為台灣長照注入新動能
這本書由成功大學「大地方計畫」第三期子計畫五「建構無圍籬共融照護模式的樂智社區之知識系統、操作模式與試行」張玲慧副教授團隊撰寫,內容以五間日照中心──西勢、北興、鹽北、大連及新埤──的實務轉型故事為主軸,集結多年輔導經驗與第一線觀察。全書以「自主、自立、共融、永續」四大理念為核心,系統性整理出七大執行面向與實作策略,並附有具體檢核表,期望成為未來各地日照中心ㄊ推動無圍籬照護的實用指引。

《無圍籬共融日照實作筆記》以平實語言撰寫,搭配實例故事、概念插圖與檢核表,兼具可讀性與操作性。書中七大章節對應無圍籬照護的七個實踐面向,從「活動設計」、「環境佈局」、「社區共學」到「家屬參與」等,皆有具體策略與真實案例,並以「閱讀小故事」引導讀者反思自身工作情境。
 
共融成風景 大學在地方扎根
本書的誕生,是成大與屏東縣府長年合作的成果結晶,更象徵大學社會責任的具體實踐。「所謂的無圍籬,不只是移除圍牆,也是一種打開心門的過程。」她指出,未來成大將持續透過人社中心與地方政府合作,推動更多以人為核心、以社區為場域的創新行動,讓學術研究真正走入生活。
 
《無圍籬共融日照實作筆記》的出版,不僅記錄了一段屏東長照革新的歷程,也開啟了高齡社會下共融照護的新篇章。從竹田樂智友善園區到全縣九間無圍籬日照中心,成功大學與屏東縣政府的合作實踐,正一步步讓「樂智友善、社區共融」成為台灣的日常風景。
《無圍籬共融日照實作筆記》全書閱讀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5-10-16

《無圍籬共融日照實作筆記》發表記者會

 老人家開心參與新書發表會

成大團隊與屏東縣政府陪伴日照中心長輩逛市場,參與長輩生活記憶

日照中心鼓勵長輩至附近土地公廟擔任「一日廟公」

成大職治系經營之臺南市政府社會局「多感官輔療教室」 泰國學者來取經

SDG3成大職治系經營之臺南市政府社會局「多感官輔療教室」 泰國學者來取經

View more
成大肺癌團隊最新研究解開全球疑惑的 IL6 路徑之謎 成果刊登頂尖期刊受矚目

SDG3成大肺癌團隊最新研究解開全球疑惑的 IL6 路徑之謎 成果刊登頂尖期刊受矚目

View more
成功大學牙醫系首度在卓溪鄉辦理「未來,由齒點燈 小小牙醫夏令營活動」,啟蒙學童保健之道,廣受卓溪鄉各界好評與歡迎!

SDG3成功大學牙醫系首度在卓溪鄉辦理「未來,由齒點燈 小小牙醫夏令營活動」,啟蒙學童保健之道,廣受卓溪鄉各界好評與歡迎!

View more

NCKU SDGs

永續發展目標

701 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雲平大樓西棟7樓

2022©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國立成功大學SDGs離岸團隊擁有全球風能維護團隊5年的全球風控中心,並擁有5年的第一套商業套化輪播式光達設備;除建立捲簾式的移動監控技術,與ECN展示現歐洲海事外展能力。建築複合功能設計團隊與建築外置經驗塔在介紹節能建築的同時,驗證建站技術也在技術中心及平台上進行技術測試,分享階段平台成果試驗成果未來生結合應用的架構,以作為開發系統的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