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衍古講堂」首場講座登場 從紐約經驗談都市公共性-國立成功大學永續發展SDGs

成大「衍古講堂」首場講座登場 從紐約經驗談都市公共性

SDG11

成大「衍古講堂」首場講座登場 從紐約經驗談都市公共性

Synergy Correlation

文、圖/成大都計系
 
國立成功大學規劃與設計學院及都市計劃學系,與衍古開發顧問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衍古講堂」年度系列講座首場,於 11 月 6 日圓滿落幕。本場特別邀請內政部董建宏政務次長與彰化縣前青年處處長黃金樺建築師,以「都市的公共性與共有性」為題進行對談。兩位講者都是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畢業校友,以曾為紐約客的求學經驗和對城市公共空間的觀察,結合返國後的實務歷練與公共治理經驗,分享對都市公共議題的 4 項深刻見解,帶領師生思辨公共性的意涵與挑戰。

一、公共性沒有固定本質:從階級特權到文化界線
 
兩位講者首先重新詮釋「公共性」的意涵。董建宏次長指出,在紐約的經驗讓他觀察到「都市的公共性與階級性高度重疊」,提醒公共性不應成為少數人的特權,而應在公部門劃定生活空間時,成為「相互包容與尊重的界線」。黃金樺建築師則補充,公共性必須與「文化特殊性」結合,他觀察到紐約的魅力來自商家對生活想像的延伸,透過環境細節的形塑展現公共場域的多元生成方式。
 
二、制度與真實社會的落差:政策執行的權衡與盲點
 
兩位講者以自身公職經驗點出政策執行的困境。董建宏次長指出,許多公共空間在制度運作中被「私有化」,導致制度與實際運作脫節。例如高雄市在疫情期間面臨「騎樓臨停」的兩難,正反映政府在執法與都市經濟間需不斷權衡。黃金樺建築師則從地方治理角度,提到公部門的「結構性盲點」,並以「青創基地」為例,指出這類由上而上的理想主義,往往無法回應青年真實需求。
 
三、解鎖都市行為:設計如何成為社會的解方
 
兩位講者一致認為,無論是政策或空間設計,其核心目的都在於「解鎖都市行為」。董建宏次長強調設計的影響力,舉出台灣社會近年討論的「行人地獄」問題與公共空間「可接觸性低」的現象,呼籲從結構面反思「我們究竟是為誰設計」。黃金樺建築師則指出,公共性需要被「規劃與經營」,而非自然生成。他以在彰化推動「彩繪街道」與「街區生活節」為例,說明設計行動能讓城市變得更有趣,並強調政府應透過預算編列與招商條件明確界定公共價值,才能讓場域的公共性持續運作。
 
四、社會住宅的公共想像:從居住負擔到民族性思考
 
董建宏次長認為,社會住宅的核心目標是「降低青年居住負擔,作為人生過渡期的支持」,因此不需追求與城市脫節的封閉式公共空間。他同時提到,政府正推動「虛坪改革」,朝「實坪實價」方向前進。黃金樺建築師則提醒,社會住宅中的「共有空間」設計應考慮台灣人的民族性與使用習慣,避免過度理想化的規劃導致空間閒置。

本次講座透過兩位專家的深度對談,讓師生得以從多重視角理解都市公共議題,展現「衍古講堂」所倡導的「跨域、跨世代的對話」精神,為系列活動揭開精彩序幕。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5-11-13

首場「衍古講堂」年度系列講座由國立成功大學規劃與設計學院及都市計劃學系,與衍古開發顧問有限公司共同主辦。(左起:衍古開發顧問有限公司古宜靈總經理、彰化縣前青年處處長黃金樺建築師、內政部董建宏政務次長、成大都市計劃學系胡太山系主任)

「衍古講堂」首場講座〈都市的公共性與共有性〉現場,與談人透過跨域視角探討城市空間與公共議題

當 AI 遇上孔子 成大設計思考跨域創力學程的未來情境暑期探索

SDG11當 AI 遇上孔子 成大設計思考跨域創力學程的未來情境暑期探索

View more
成大考古所師生田野踏查前進二級古蹟「舊好茶部落」 走訪雲豹的故鄉

SDG11成大考古所師生田野踏查前進二級古蹟「舊好茶部落」 走訪雲豹的故鄉

View more
「臺南綠園道・城市參與行動」 高雄園道參訪交流

SDG11「臺南綠園道・城市參與行動」 高雄園道參訪交流

View more

NCKU SDGs

永續發展目標

701 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雲平大樓西棟7樓

2022©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國立成功大學SDGs離岸團隊擁有全球風能維護團隊5年的全球風控中心,並擁有5年的第一套商業套化輪播式光達設備;除建立捲簾式的移動監控技術,與ECN展示現歐洲海事外展能力。建築複合功能設計團隊與建築外置經驗塔在介紹節能建築的同時,驗證建站技術也在技術中心及平台上進行技術測試,分享階段平台成果試驗成果未來生結合應用的架構,以作為開發系統的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