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旱災調適科技國家發展方略-國立成功大學永續發展SDGs

水旱災調適科技國家發展方略

SDG15

水旱災調適科技國家發展方略

Synergy Correlation

  •  
 
水旱災為臺灣主要天然災害之一,在氣候變遷影響下,降雨型態越發不均,洪水及乾旱的衝擊越趨嚴重,為改善水荒及水災的問題,水利署提出以「減緩衝擊」、「提升適應」及「零犧牲撤離」三大政策方針來因應異常氣候變遷,成大防災中心協助水利署綜整各現行防救災體系及相關執行成果,提出水旱災調適科技國家發展方略。
四大發展主軸為觀測及預報系統、災害風險分析及加值運用、情資傳遞和交換系統、以及災害應變能力,發展策略包含水情及災情資訊來源之擴充、水文觀測及預報技術之提升、防救資源整合及應變作為之提升、水情及災情傳遞管道之強化、各機關水旱災防救資源協調、以及民眾參與水旱災防救業務。成大防災中心積極參與各大主軸相關計劃,開發淹水預警系統及縣市層級整合型防災資訊系統、監測水文地文環境變化、分析災害熱點進行風險分級、提供即時預警資訊及應變決策參考、辦理各項教育訓練提升相關業務承辦人員防災能量、深入地方強化社區韌性等。

【中央社】大安溪台灣杉巨木高 84.1 公尺 創東亞第一

SDG15【中央社】大安溪台灣杉巨木高 84.1 公尺 創東亞第一

View more
成大團隊解開蘭花基因謎團,達爾文沒有遺憾

SDG15成大團隊解開蘭花基因謎團,達爾文沒有遺憾

View more
【中央社】大安溪台灣杉巨木高 84.1 公尺 創東亞第一

SDG15【中央社】大安溪台灣杉巨木高 84.1 公尺 創東亞第一

View more

NCKU SDGs

永續發展目標

701 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雲平大樓西棟7樓

2022©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國立成功大學SDGs離岸團隊擁有全球風能維護團隊5年的全球風控中心,並擁有5年的第一套商業套化輪播式光達設備;除建立捲簾式的移動監控技術,與ECN展示現歐洲海事外展能力。建築複合功能設計團隊與建築外置經驗塔在介紹節能建築的同時,驗證建站技術也在技術中心及平台上進行技術測試,分享階段平台成果試驗成果未來生結合應用的架構,以作為開發系統的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