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對抗神經退化 張南山師生再度獲邀至美國 ASBMB 演講-國立成功大學永續發展SDGs

持續對抗神經退化 張南山師生再度獲邀至美國 ASBMB 演講

SDG3

持續對抗神經退化 張南山師生再度獲邀至美國 ASBMB 演講

Synergy Correlation

文、圖/張南山教授實驗室 圖/劉姿佑

國立成功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兼任教授張南山研究團隊今(2023)年 3 月底在美國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學學會(ASBMB)年會發表「TPC6A 蛋白質」,提出未來人類若在中年時期以「喝的特殊玻尿酸」解決蛋白質問題,將能提早對抗阿茲海默症及帕金森氏症,這是團隊繼 2022 年發現特殊構型玻尿酸能夠減緩神經退化性疾病病癥,再次提出新的研究創見在國際學術殿堂為臺灣爭光。
 
大腦中蛋白質的分布狀態跟神經退化疾病有重要關聯,張南山教授表示,「我們找到一個共同的蛋白質叫做 TPC6A ,這個蛋白質如果在細胞裡出了問題,他會跑到細胞外面在腦皮質部凝集,這種事情在健康的人中年時期就會發生,30 年以後可能出現阿茲海默症;如果這個蛋白質出現在中腦的一個特殊位置,以後可能會出現帕巴金森氏症。所以在中年時期我們若可以針對這個蛋白質出問題對症下藥,才是解決之道。」
 
張南山教授表示,「醫美用途的純化玻尿酸無法抑制神經退化疾病,我們實驗室研發出改變構型的玻尿酸則具有抑制腫瘤的效果,也能夠減緩神經退化性疾病病癥。這種特殊玻尿酸若能當成飲料讓病人喝或許可以達到好的效果,目前團隊研究正朝這個方向持續進行。」
 
張南山教授研究團隊碩士生孫子喻 2022 年獲邀在美國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學學會(American Society for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ASBMB)年會演講,以特殊構型玻尿酸能減緩癲癇發作(Epileptic Seizure)、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和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等神經退化性疾病病癥的研究觀點,受到國際關注。今(2023)年實驗室師生再度獲邀,於 3 月 25 日到 3 月 28 日期間前往美國西雅圖演講,分享主題包含醣類與疾病的研究,以及神經退化性疾病相關研究。
 
張南山教授長期致力於神經病變相關研究,其研究團隊 2019 年率先發現腫瘤抑制蛋白 WWOX 和神經退化性疾病息息相關,為阿茲海默症治療帶來新曙光。去(2022)年 8 月張南山教授自成功大學退休,目前加入中國醫藥大學,退而不休,仍持續為相關研究奉獻心力,並幽默表示,「一個白頭髮的老人在實驗室工作, 強烈的日光燈下,頭髮更白會更帥。」
 
延續先前研究基礎,張南山教授團隊成員仍持續努力耕耘,發揚研究成果。實驗室留下一位指導學生何旻璇目前加入成大細胞生物與解剖學研究所郭余民老師實驗室,今(2023)年獲邀至美國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學學會(ASBMB)分享「blebbistatin」、「CI-4AS-1」2 種抗癲癇臨床用藥能夠提升 WWOX 等表現以及保護癲癇發生所帶來的傷害,有利未來用藥開發及研究;這2個小分子是碩班學生盧貞伃在幾年前分離出來誘導癌細胞死亡。而孫子喻畢業後擔任張南山教授助理,並在成大醫學院藥理學研究所許桂森老師實驗室觀摩學習,延續 2022 年研究主題,持續進行特殊構型玻尿酸及 Z 細胞治療帕金森氏症的相關探討。
 
2023 年美國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學學會(ASBMB)年會參加人數約有 3000 多人,探討議題包含:帕金森氏症、癌症、藥物成癮等。該學會會員數超過 12,000 名,遍布全球科學與教育組織,與會會員都是備受尊崇的科學家。學會出版的生物化學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分子與細胞蛋白質體(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等是相關領域的指標性刊物。張南山教授表示,在開會期間有一位知名的科學家說,「諾貝爾醫學或是化學獎得主的第一篇文章通常都發表在生物化學雜誌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簡單的道理是學會的雜誌一向以真理為導向,而不是玩弄商業性的科學點數,像股票一樣來炒作。」
 
張南山教授表示,感謝有這兩位老師熱心幫忙,讓兩位學生能夠如期完成實驗。能夠獲邀至美國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學學會(ASBMB)年會演講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今(2023)年實驗室獲邀分享 3 個主題,其中探討神經相關主題的 4 場演講,有 2 場就是來自我們團隊。而藥物研發需要超級龐大的資金與時間,至少 10 年以上、可能要花 30 億美金,期待未來能與國際大藥廠合作,讓研究能夠進入治療方向。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3-04-18

更多資訊
張南山 https://www.scopus.com/authid/detail.uri?authorId=56684142200&origin=recordPage
孫子喻 https://www.scopus.com/authid/detail.uri?authorId=7003399546&origin=recordPage
WWOX Controls Cell Survival, Immune Response and Disease Progression by pY33 to pS14 Transition to Alternate Signaling Partners. Tsung-Yun Liu, Ganesan Nagarajan, Ming-Fu Chiang, Shenq-Shyang Huang, Tzu-Chia Lin, Yu-An Chen, Chun-I Sze, and Nan-Shan Chang. Cells. 2022 Jul; 11(14): 2137.

張南山教授 2023 年 3 月底在美國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學學會(ASBMB)年會發表「TPC6A 蛋白質」,提出未來人類若在中年時期以「喝的特殊玻尿酸」解決蛋白質問題,將能提早對抗阿茲海默症及帕金森氏症

張南山教授(圖中)長期致力於神經病變相關研究,其研究團隊 2019 年率先發現腫瘤抑制蛋白 WWOX 和神經退化性疾病息息相關
(圖為張南山教授與成大團隊合影。左起:成大細胞生物與解剖學研究所教授郭余民、成大細胞生物與解剖學研究所退休教師司君一;右起:張南山教授學生何旻璇、張南山教授學生孫子喻)

延續先前研究基礎,張南山教授團隊成員仍持續努力耕耘,發揚研究成果。繼 2022 年,2023 年實驗室仍獲邀至美國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學學會(ASBMB)演講

112年全運會 成功大學共獲2金3銅 研究生方莞靈與王晨佑奪最高榮譽

SDG3112年全運會 成功大學共獲2金3銅 研究生方莞靈與王晨佑奪最高榮譽

View more
成大體育年首場競賽「混合大隊接力賽」熱血開跑 全校師生熱情參與

SDG3成大體育年首場競賽「混合大隊接力賽」熱血開跑 全校師生熱情參與

View more
成大研究團隊發現新機轉 有望提升T細胞攻擊腫瘤能力 強化免疫療法效益 成果登上科學系列期刊

SDG3成大研究團隊發現新機轉 有望提升T細胞攻擊腫瘤能力 強化免疫療法效益 成果登上科學系列期刊

View more

NCKU SDGs

永續發展目標

701 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雲平大樓西棟7樓

2022©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國立成功大學SDGs離岸團隊擁有全球風能維護團隊5年的全球風控中心,並擁有5年的第一套商業套化輪播式光達設備;除建立捲簾式的移動監控技術,與ECN展示現歐洲海事外展能力。建築複合功能設計團隊與建築外置經驗塔在介紹節能建築的同時,驗證建站技術也在技術中心及平台上進行技術測試,分享階段平台成果試驗成果未來生結合應用的架構,以作為開發系統的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