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在左鎮 成大攜手左鎮國小「地方數位創生」科技課成果發表-國立成功大學永續發展SDGs

元宇宙在左鎮 成大攜手左鎮國小「地方數位創生」科技課成果發表

SDG4

元宇宙在左鎮 成大攜手左鎮國小「地方數位創生」科技課成果發表

Synergy Correlation

 

文、圖 / 成大工業設計學系、翁藍莉  

人口外移帶來滅村挑戰的惡地,面臨著地方學校少子化的嚴峻局面,如何發展特色學校應對可能廢校的危機,是淺山區域共同關注的重要議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國立成功大學自111學年展開與左鎮國小「地方數位創生」USR 教學實踐計畫合作,今(15)日在成大大成館舉行本學期成果發表 —「元宇宙在左鎮」,展示國小生科技課的學習成果。
 
成果發表會以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左鎮國小校長楊靜芳校長透過線上參與並表示,感謝成功大學持續性關心惡地的發展,提供學生良好的學習機會,本次的作品讓她感受到小朋友的創意無限,期望地方數位創生的課程可以延續,為惡地帶來翻轉的機會,也希望透過與成功大學及區公所的合作,培養更多的科技人才,為左鎮帶來科技生機。左鎮區公所農業及建設課課長莊智樑也在線上參與時對成大團隊表達讚許,帶領小朋友創作線上虛擬角色,讓全世界可以看見左鎮的美麗。
 
帶領小朋友實地到成大校區參與實體活動的左鎮國小王鍠文主任,除了對合作團隊表達感謝外,更表示透過成功大學的協助,小朋友能夠將左鎮老街建立在元宇宙中,日後民眾就可以實地參觀或透過線上方式探索左鎮,線上與線下都能推動左鎮觀光業的發展。
 
國立成功大學111學年上學期,都市設計系張秀慈副教授帶領研究生團隊與左鎮國小科技主任,也是成大交通管理系校友王鍠文老師合作,共同帶領四年級國小生進行特殊的教學,從認識左鎮老街開始,教導學生們使用線上地圖 Google My Map 記錄並講述地方故事。透過這種方式讓小學生從傳統的戶外教學形式升級至建構地方的數位地圖,並在數位應用中深入了解自己的家鄉。學年下學期則由工業設計系簡瑋麒助理教授接續,推動並激發小學生們的在數位科技的創意運用,同時也讓學習作品富有人文關懷和文化永續性。
 
簡瑋麒助理教授與研究生團隊先帶領小學生運用線上虛擬社交平台 gather.town 打造「像素惡地」,接著把左鎮老街的商店、車站遺址、古厝、重要遺產和故事轉換為元素,在「像素惡地」中創造他們心中的左鎮老街。過程中,小學生們不僅學習如何收集素材、設計腳本以及運用物件來講述故事外,同時也必須克服全英文的數位繪畫工具的使用來進行創作,將自己的創作與元宇宙結合,呈現出全新的科技敘事作品。
 
簡瑋麒老師表示,上、下二學期的「地方數位創生」USR 實踐成果發表特具巧思,新穎的方式創造與地方共感的機會,如上學期課程發表以左鎮老街方修復完成的老屋為舞台,讓孩童在老街騎樓下進行展演,使地方耆老再次感受到老街的生氣,本學期則邀請左鎮國小師生到成大校園,拉近大學與偏鄉的距離,再透過線上發表的形式將資訊分享給對惡地感興趣的民眾,希望透過建構孩子數位科技能力的同時,也提升孩子們對家鄉及自我之認同感與自信心。
 
成大惡地協作 USR 計劃以設計、科技、資訊領域優勢,規劃新體驗、新產業、新資訊三項目標,深入西南惡地與場域夥伴協力,連結產官學資源,希望透過跨區域及跨領域協作,開創淺山地區產業新可能,打造大學與地區結合的學習生態圈,也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落地實踐經驗。團隊目前合作的惡地偏鄉學校包括台南左鎮的左鎮國小、光榮實小,以及高雄內門的木柵國小,期許能結合成大的科技力和設計力,與地方師生在地方創生路上實踐出新的可能性。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3-06-15

成果發表會以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本次「元宇宙在左鎮」的作品期望讓更多人看見左鎮的美麗

成大工業設計系簡瑋麒助理教授與研究生團隊,本學期帶領小學生運用線上虛擬社交平台,打造元宇宙在左鎮

左鎮國小學童在當地老街的餅舖中取材紀錄。左鎮國小王鍠文主任提供

成大與學術交流基金會友誼長久 齊力植樹深耕臺美人才交流

SDG4成大與學術交流基金會友誼長久 齊力植樹深耕臺美人才交流

View more
成大科教中心飛往金門玩科學

SDG4成大科教中心飛往金門玩科學

View more
藝術共創海外築夢 FLY to Fearon Hall 成大實習團英國行成果豐碩

SDG4藝術共創海外築夢 FLY to Fearon Hall 成大實習團英國行成果豐碩

View more

NCKU SDGs

永續發展目標

701 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雲平大樓西棟7樓

2022©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國立成功大學SDGs離岸團隊擁有全球風能維護團隊5年的全球風控中心,並擁有5年的第一套商業套化輪播式光達設備;除建立捲簾式的移動監控技術,與ECN展示現歐洲海事外展能力。建築複合功能設計團隊與建築外置經驗塔在介紹節能建築的同時,驗證建站技術也在技術中心及平台上進行技術測試,分享階段平台成果試驗成果未來生結合應用的架構,以作為開發系統的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