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Village 是成大在教育部支持下進行的實驗教育計畫,課程分兩階段,第一階段在9月告一段落,第二階段至 108 年 4 月。計畫目的在培育跨領域能力人才及提供跨域交流平台,以期透過適當的教材與引導,讓不同學院的學生,也能跨入電腦科學的大門(懂程式語言、會寫程式),甚至成為不同學術領域與資工合作的橋樑。課程由成大資訊工程系蘇文鈺教授、莊坤達副教授擔任計畫召集人,委請業界 2 0年經驗以上的主管負責課程設計,內容涵蓋 Python 基礎程式設計、電腦科學基礎、資訊科技教學協同學習以及跨領域專案實作。
X-Village計畫公布後,來自北、中、南、東等大學報名人數超過 160 人,背景從文學、管理、醫學、建築、工程、設計等都有,最後錄取45名學員,45 名旁聽生,為了讓非資訊工程背景的學生能在最短時間掌握電腦科學的思維與語言,又精選並訓練 20 名成大資工系學生,課程期間全程在旁擔任助教。更特別的是,還以偏鄉弱勢優先,招收45名高中職學子參加為期 5 週,每週六、日來上程式設計入門課, 45 名X-Village大學生學員還必須擔任45名高中職生的教學助教,進行1對1教學協同學習,高中生學習到最後的成績,就是指導他的大學生的成績。
暑假不能出門玩樂,不能去實習也不能去打工,得結結實實被操兩個月。莊坤達不否認,確實有人因壓力太大或跟不上進度而「落跑」,45 名學員跑了5人,45 名旁聽生剩 23 人,高中生也有 5 人選擇退出。莊坤達回想起來有些不忍心的說,參加的學生每天幾乎被操10 多個小時,去探索不熟悉的電腦科學,還要負責教會高中生,那種壓力真的很大。有的學員因神經過於緊繃,而忍不住向老師、助教抱怨「為什麼別人學不會,竟成了教的人的責任,太不公平了。」不過,在宣洩情緒之後,仍然重新投入,而且他們也慢慢地從高中生的學習回饋中,感受到付出的意義與價值。
蘇文鈺說,高中生結業時需上台做報告,他們有些人的表現看來很生澀,應該是生平第一次上台,好緊張的樣子,台下人也忍不住跟著著急,但孩子那種用心程度,讓人非常感動。有一名高中生事後透露,每次到成大上完課,回家都會很努力複習,就怕沒學懂,表現不理想,拖累了教導他的大學生。蘇文鈺指出,從旁觀察發現,大學生學員在教高中生的過程中也檢視了本身所學以及理解的程度,達到教學相長的目,也了解到「知識是可以用來幫助人的」。
企管系學員莊少維說,報名參加X-Village是希望為未來創造更多發展的空間,兩個月下來收穫滿滿,不僅工具技能提升,更多的是思維轉變,還有不同領域夥伴合作,帶來思考刺激以及視野的提升。只是前兩星期好痛苦,每天睡覺吃飯外都在寫程式,花很多時間了解題目以及結構,去思考如何寫出想要的程式,經常想了一整晚仍沒收穫,猶如走在漫長暗黑隧道裡,看不見盡頭,常興起放棄念頭,幸好助教們耐心十足地陪寫程式、聽抱怨,自己撐了下去也逐漸進入狀況。
教高中生也是很特別的經驗,為了教人,必須不斷反思與咀嚼學到電腦科學知識,就怕被高中生問倒會很難堪,看到所教的高中生確實理解,而且提出作品,那種欣慰與成就感,至今難忘。莊少維也透露另一個「成果」,兩個月來日夜忙程式以及準備最後的實作專題,每天三餐加宵夜,大家平均胖了 4 公斤。
參加課程的學員除了學寫程式外,也要提出想做的專案之後再分組實作,而且學生必須去說服別人加入自己的專案,不然就是被說服加入其他人的專案,一開始組成 12 隊,經過一再篩選與對決,有些人因淘汰離開,最後只剩 4 隊 10 多人進入第二階段。留下來的學生,壓力有增無減,但都咬牙不放棄,強烈的學習動機,莊坤達、蘇文鈺都說,這麼累、如此苦毒學生的課程,還願意待著,真不容易,不枉費花那麼多的心力來做 X-Village。
莊坤達說,其實,第一階段課程才做一個月,當老師的已經驚喜地感受到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暑假結束時,學生被淘汰得只剩下4隊專案,料想不到的是,竟有學生不甘心被迫離開,有的爭取加入最後的 4 隊,有的繼續提案想說服業師讓他們留下,或是接受業師提的專案以便能留下來,學生玩真的,當老師的最大的回饋莫過於此,真是令人欣慰。
莊坤達表示,X-Village 打破了許多傳統課程框架,建立了一些機制,也有美好的必穫,希望就算計畫結束,也能在成大校園內延續,讓不同學院的學生都可以真正跨入電腦科學大門,整合跨域知識、創新,發揮電腦科學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