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吳治達教授與徐宇亮助理教授協助嘉義市政府 獲 113 年度國家永續發展獎肯定-國立成功大學永續發展SDGs

成大吳治達教授與徐宇亮助理教授協助嘉義市政府 獲 113 年度國家永續發展獎肯定

SDG13

成大吳治達教授與徐宇亮助理教授協助嘉義市政府 獲 113 年度國家永續發展獎肯定

Synergy Correlation

  •  
文、圖/成大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

國立成功大學吳治達教授與徐宇亮助理教授與嘉義市政府合作,獲「中華空間資訊學會第 1 屆空間資訊永續應用獎-優良獎」、2024「第四屆 TSAA 台灣永續行動獎之 SDG13–氣候行動組金獎」以及「國家永續發展獎–政府機關類獎項」肯定。
 
全球暖化問題日益嚴峻,達成 2050 年淨零碳排放已成為世界各國共同的目標。碳排放不僅影響全球氣候,還對生態環境、公共健康帶來深遠的影響,如何有效減少碳排、提升城市碳匯能力,成為每個城市邁向永續發展的關鍵。嘉義市擁有豐富的「綠地資源」和「木都文化遺產」,具高度碳匯潛力,嘉義市政府更在今年與國立成功大學展開密切合作,透過地理人工智慧(Geo-AI)技術,搭配無人飛行載具、多光譜感測器與 CASA 模式,進行都市綠地及木建築的碳蓄存量調查。

合作專案由國立成功大學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吳治達教授領軍,結合國立中興大學柳婉郁特聘教授、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徐宇亮助理教授以及財團法人農業工程研究中心洪若彬副研究員,探索嘉義市都市綠地碳匯及木構建築固碳的潛力。研究針對嘉義市三大類型的都市綠地進行碳匯量估算,研究場域包括都市公園、行道樹與校園綠地;木構建築的碳盤查則選擇了前身為舊監獄宿舍群的實驗木場南、北棟,以及歷史建築矯正塾 1921。
 
研究成果顯示,這些研究場域的都市綠地每月可提供約 39.7 公噸的碳儲存量,其中嘉義公園,每月碳吸存總量達 24 公噸;兩棟實驗木場的木構建築每年則可固碳 31.3 公噸。未來將持續擴展分析範圍,兼顧文化保護和永續發展,實現嘉義市淨零碳排的目標。

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與國立成功大學合作,將當代最先進的地理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嘉義市,提升都市碳匯量的估算效率,大幅加速城市碳盤查作業。本次研究成果也榮獲多項肯定,包括以「地理人工智慧於嘉義市淨零永續推動之應用: 以都市碳匯及空氣污染為例」專案獲得「中華空間資訊學會第 1 屆空間資訊永續應用獎-優良獎」、以「SDG13 嘉義淨零 AI 遙感治碳」方案獲得 2024「第四屆 TSAA 台灣永續行動獎之 SDG13─氣候行動組金獎」。
 
基於以上與成大跨領域團隊的研究成果,嘉義市政府以「木都嘉義.永續+1」專案榮獲「113 年度國家永續發展獎─政府機關類」獎項,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並於 12 月 19 日舉辦頒獎典禮。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4-12-26



 

吳治達教授(右)與徐宇亮助理教授(左)協助嘉義市政府獲113年度國家永續發展獎肯定

 

 

成大碳中和基地揭牌 攜手企業實踐 ESG 邁向 2050 淨零碳排

SDG13成大碳中和基地揭牌 攜手企業實踐 ESG 邁向 2050 淨零碳排

View more
成大建築低碳木構拱橋「落葉之脈」展現科技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SDG13成大建築低碳木構拱橋「落葉之脈」展現科技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View more
【綠色經濟X永續轉型】與自然生態平衡的再生能源 離岸風電

SDG13【綠色經濟X永續轉型】與自然生態平衡的再生能源 離岸風電

View more

NCKU SDGs

永續發展目標

701 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雲平大樓西棟7樓

2022©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國立成功大學SDGs離岸團隊擁有全球風能維護團隊5年的全球風控中心,並擁有5年的第一套商業套化輪播式光達設備;除建立捲簾式的移動監控技術,與ECN展示現歐洲海事外展能力。建築複合功能設計團隊與建築外置經驗塔在介紹節能建築的同時,驗證建站技術也在技術中心及平台上進行技術測試,分享階段平台成果試驗成果未來生結合應用的架構,以作為開發系統的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