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太空系統工程研究所跨學科合作 探空氣球任務精彩啟航-國立成功大學永續發展SDGs

成大太空系統工程研究所跨學科合作 探空氣球任務精彩啟航

SDG4

成大太空系統工程研究所跨學科合作 探空氣球任務精彩啟航

Synergy Correlation

 
文、圖/成大新聞中心
 
國立成功大學太空系統工程研究所經過一個學期的精心籌劃與努力,今(28)日在成大歸仁校區,首度邀請臺南一中、南科實中、臺南二中的學生,共同參與年度探空氣球釋放任務;4 組探空氣球任務通過飛行備便審查,在軍方及民航局核准,攜帶實驗儀器升空至平流層高達 25 至 30 公里,最終墜落於太平洋,演繹一場學術與實務的精彩成果。

成大太空系統工程研究所吳志勇副所長表示,探空氣球是一種高效、經濟的太空實驗平臺,因為太空任務通常需耗時多年且資金龐大,衛星、火箭任務成本比較高,探空氣球提供了高安全性、低成本、高靈活性與短任務週期的卓越替代方案,感謝學校提供場域與經費,讓學生們自由使用探空氣球理解太空任務的過程。第二屆釋放任務延續探空氣球,在研究所作為教學工具的傳統,讓 5 至 6 位碩士班的學生,分成 4 組實地操作,今年首度讓臺南一中、南科實中、臺南二中的學生共同參與,了解不同任務的準備過程。
 
吳志勇副所長表示,國際航線的飛機一般都在平流層飛行, 高度10公里以上,但探空氣球已經超過飛機的高度,每年選在這個時候是因為風向的關係,不能影響日常航線,一路往東飛 1 至 3 小時後墜落於太平洋,衛星任務造價不菲,衛星升空之後就沒辦法補救了;探空氣球雖單價沒這麼高,但也必須萬事俱備才能升空,希望能讓學生們感受到任務的可貴,挑戰僅有一次、無條件必須成功的壓力。

國立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博士二年級的黃同學表示,他們藉由探空氣球來進行通訊,比方說颱風來的時候哪裡電線桿斷掉了,沒有訊號,就可以出動探空氣球載通訊天線到需要的地方,當成臨時通訊台;成大太空所碩一的蘇同學表示,他們使用探空氣球裝上磁力計,測量上空磁力的變化,並利用光度計矯正,希望採集到探空氣球檢測不同高度下紫外線的數據,進而建立一個臭氧模型。
 
「感受到成大學生們準備的用心,相當佩服」,臺南一中二年級天文社的李同學表示,每一組呈現的想法都很有趣,像是天災的時候通訊不方便,沒想到可以使用成本較低的探空氣球解決民生問題,因為是之前就學過的相關知識,馬上就能融會貫通,接地氣的實驗內容都讓人意想不到課本上的內容,竟然可以就地實踐,真的覺得很厲害。

南科實中的蔡汶鴻老師表示,學校機器人校隊時常參加國際機器人競賽,很榮幸受到成大邀約,這次帶了 20 多位學生前來參觀,這個禮拜三也有參與線上的任務報告分享,能夠這樣系統性的讓學生了解探空氣球的任務目標設定到完成,相當不簡單,實際來到現場,看到釋放之前必須完成這麼多的測試,也希望學生從中感受到精細分工合作與系統確認的經驗。
 
臺南二中涂益郎老師說,這次有 20 多位實驗班的學生來到現場,探空氣球運用的原理跟基礎物理相關,希望學生可以實際了解,實驗目的到完成的過程中必須有很多的準備工作,而且這些系統架構的內容都必須特別仔細,希望學生可以有所啟發。
 
臺南一中陳立偉老師表示,18 位來自科學研究社、天文研究社的學生,平常就對航太相關科目有興趣,希望透過這樣實際的操作,能夠了解科學家的辛苦,未來能夠結合興趣選擇自我志向,當然也希望能多一些與成大合作的機會。

國立成功大學物理系陳炳志教授說,學生們從深入參與概念形成到飛行驗證的每個環節,包括需求訂定、系統設計、動手製作、環境與性能測試,並依照正規太空任務標準通過多項審查里程碑。透過這樣的實作任務,不僅能親身體驗太空任務的完整流程,更能夠在課程中將理論與實踐相互驗證,從中培養太空系統工程的專業技術與問題解決能力。同學們也都很開心,這次能跟學校周邊的高中學生交流,討論的過程中,也希望能讓更多高中生對航空太空工程學科更加了解。
 
另外,現場除了釋放過程的嚴謹操作,本次活動亦展示了學生的卓越表現。他們分工擔任任務指揮官等關鍵角色,進行航路分析、開發地面接收站軟硬體系統,並在飛行後完成數據分析與任務檢討,一系列任務不僅是課堂學習的延伸,更是一場跨領域團隊合作的全面實踐,這次的釋放任務充分展示了探空氣球作為教學與研究工具的無限可能。
 
國立成功大學於 112 學年度設立太空系統工程研究所,每年招收碩士班學生 15 人,旨在培養具備跨學科知識與實務操作能力的高階太空系統工程人才。本次必修課程「太空任務與系統設計」結合校內豐沛資源與任務履歷,讓學生深入理解太空任務的進程與管理方法,並強化與業界合作,為未來太空工程產業注入新能量。成大師生累積超過 10 年的經驗,奠定了太空系統工程教育的實力,更為台灣的太空科學研究與人才培育樹立了新標竿。盼能引領學生未來的興趣,也為未來太空領域人才積極招募心血。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4-12-28



 

探空氣球升空至平流層高達 25 至 30 公里,一路往東飛 1 至 3 小時後墜落於太平洋

國立成功大學太空系統工程研究所經過一個學期的精心籌劃與努力,今(28)日在成大歸仁校區舉行年度探空氣球釋放任務

碩士班的學生 5、6 個人分成 4 組設計不同的探空氣球任務

探空氣球升空前準備任務繁瑣

高中生們參觀探空氣球釋放任務,對於課本上的內容,竟然可以就地實踐,都感到相當驚喜

2023 成大校園公共藝術論壇 探討並描繪公共藝術校園新未來

SDG42023 成大校園公共藝術論壇 探討並描繪公共藝術校園新未來

View more
成大 2024 第二場「島鏈.思想」大師講座 陳玉峯教授依整體論從生態系統瞭解台灣

SDG4成大 2024 第二場「島鏈.思想」大師講座 陳玉峯教授依整體論從生態系統瞭解台灣

View more
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成大員工子女非營利幼兒園向臺南市民招手

SDG4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成大員工子女非營利幼兒園向臺南市民招手

View more

NCKU SDGs

永續發展目標

701 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雲平大樓西棟7樓

2022©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國立成功大學SDGs離岸團隊擁有全球風能維護團隊5年的全球風控中心,並擁有5年的第一套商業套化輪播式光達設備;除建立捲簾式的移動監控技術,與ECN展示現歐洲海事外展能力。建築複合功能設計團隊與建築外置經驗塔在介紹節能建築的同時,驗證建站技術也在技術中心及平台上進行技術測試,分享階段平台成果試驗成果未來生結合應用的架構,以作為開發系統的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