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R 系列報導】「城鄉相伴健康永續生活 · 東亞連攜」 《相伴 2026》持續推動城鄉健康永續生活-國立成功大學永續發展SDGs

【USR 系列報導】「城鄉相伴健康永續生活 · 東亞連攜」 《相伴 2026》持續推動城鄉健康永續生活

SDG11

【USR 系列報導】「城鄉相伴健康永續生活 · 東亞連攜」 《相伴 2026》持續推動城鄉健康永續生活

Synergy Correlation

 
文/翁藍莉、成大《相伴 2026》計劃團隊 圖/成大《相伴 2026》計劃團隊、成大新聞中心
 
臺灣今(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面對此挑戰,國立成功大學《相伴 2026》USR 計畫團隊自初期即期許成為台南在地智庫,結合教師專業,協助推動在地發展與永續。團隊從《永續城鄉營造計畫》開始,建構成大跨系所實踐教師社群,並從探討在地需求開始,引入大學教學、研究與實踐活動進入社區場域,擾動地方並與之建立信任及互動基礎。隨後第二期(109 - 111年)推動《齡感生活微社群行動網》、《農牧共好與農綠共生》,建立微社群,鼓勵青銀共學、跨世代合作,增進長者的自我價值與幸福感,第三期(112- 113年)《互為主體、互利共好、底蘊再創》,串聯微社群與場域利害關係人,強化跨群體的互動,活化運用高齡者智慧與經驗,例如透過 Podcast,中西區溫陵社區的長輩以生命敘事的方式將智慧與經驗轉錄為可傳承的社會資產,並在多年的運作下與相伴團隊一同面向國際,展現高齡者的生活經驗與智慧。

由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主任、心理學系楊政達特聘教授主持、甫獲得教育部第四期(114 - 116年)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的「城鄉相伴健康永續生活 · 東亞連攜」則為《相伴 2026》的延續計劃。本期計劃在前期實踐經驗與成效下,進一步深化並聚焦於「全人健康」與「韌性農村」兩大核心,以建立城鄉連攜的健康永續生活「U-R LOHAS」(Urban-Rural Lifestyle of Health & Sustainability)為目標,並連結國際。

「全人健康」強調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健康的社會關係,並以全人健康支持永續環境。「韌性農村」將落實「產業韌性」、「環境韌性」、「社群韌性」三個面向,深化實踐,計畫團隊以台南市北區、安平、中西、官田、六甲、新市等地為核心實踐場域。此外,國際合作不僅延續前期與日本千葉大學、新加坡社科大學緊密交流,更將合作範圍擴展至泰國與印尼,南向推廣健康永續與城鄉連攜的運作經驗。
 
計劃主持人楊政達特聘教授表示,本期計畫在校內將更著重於教師與課程的橫向連結,跨領域合作以培養實踐能力的研究人才,培育學生具有跨領域整合能力、問題解決能力、溝通協作能力、場域互動能力及研究能力,以提升學生的學術與實務競爭力。同時,也將積極發展國際社群,透過線上交流、國際研討會等多元策略,讓《相伴 2026》USR 典範案例與國際接軌,進而跨國交流與合作。

去(2024)年 8 月接手《相伴 2026》本期計劃,楊政達老師坦言,雖然前期參與不多,但對去(2024)年好幾台遊覽車把六甲、官田的這些場域合作的朋友們載到學校參與戰鼓演出的畫面,印象特別深刻也深受感動。「他們很認真花了很多自己的時間在準備這些練習,這樣的活動可能就變成他們年度的目標,並會為此而在他們的生活型態有所改變,已經做到團隊想要造成在社區裡的擾動,這個擾動是正向的發展。」此外,他也對參與計畫的學生後續會主動留下來地方駐點、成立個人工作室繼續推動社區發展深感欣慰。例如從碩一開始參與初期計畫,目前更是《相伴 2026》工作團隊的王羿霖正是投入研究與實踐的最佳例證。

楊政達老師表示,「成大跟國內其他大學很不一樣的地方是我們做研究但也很務實的。我們把研究帶到場域裡去實踐,真正落地執行。對許多學生而言,參與 USR 計畫就像是提前進入真實世界,在這個小型社會裡,不管是空間、人際等等會遇到很多『眉眉角角』, 學生必須要在過程當中去學習、去調整、去妥協,去跟這一群人好好的溝通,把人際網絡建立起來」。他也強調,成大的教師擁有豐沛的研究能量,不僅能夠提供專業指導,更能作為學生的引領者,帶領他們將知識落實於實際場域。
 
楊政達老師說,現在的學生很幸福,不僅擁有豐富的資訊管道,還能透過 USR 計畫實際參與社會實踐,這與他早期所接受的訓練方式截然不同。因此,他更期待學生能具備更高的目標動機、更關心社會,積極與社會互動,並樂於與人分享。他鼓勵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有挫折,但要保持初衷。「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你願望許的越大,就會有越多人來幫助」,他也以一直勉勵自己的話語與同學分享。
 
影片分享 | 2024 修課學生訪談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5/02/19


 

前期計劃執行紀錄-學生與南美長輩攜手錄製 Podcast 節目,傳承在地故事與文化記憶

透過場域導向學習(Place-Based Learning),讓實踐型課程縮短理論與實務的落差

楊政達老師鼓勵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有挫折,但要保持初衷

去(2024)年多台遊覽車把六甲、官田等場域合作的朋友載到學校參與戰鼓演出,長者們熱情揮鼓,展現滿滿活力

成功大學攜手台南晶英酒店 跨越 400 年重現安平熱蘭遮堡壘與市鎮

SDG11成功大學攜手台南晶英酒店 跨越 400 年重現安平熱蘭遮堡壘與市鎮

View more
成大「多重宇宙鐵道旅」 藝術戲劇結合 AI 跨域展出臺灣鐵道記憶

SDG11成大「多重宇宙鐵道旅」 藝術戲劇結合 AI 跨域展出臺灣鐵道記憶

View more
成大建築學系IEBS社造團隊獲內政部年度社區規劃師個案計畫全國第一

SDG11成大建築學系IEBS社造團隊獲內政部年度社區規劃師個案計畫全國第一

View more

NCKU SDGs

永續發展目標

701 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雲平大樓西棟7樓

2022©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國立成功大學SDGs離岸團隊擁有全球風能維護團隊5年的全球風控中心,並擁有5年的第一套商業套化輪播式光達設備;除建立捲簾式的移動監控技術,與ECN展示現歐洲海事外展能力。建築複合功能設計團隊與建築外置經驗塔在介紹節能建築的同時,驗證建站技術也在技術中心及平台上進行技術測試,分享階段平台成果試驗成果未來生結合應用的架構,以作為開發系統的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