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與成大成立負碳科技氫能冶金共研中心 攜手共創 2050 淨零碳排新願景-國立成功大學永續發展SDGs

中鋼與成大成立負碳科技氫能冶金共研中心 攜手共創 2050 淨零碳排新願景

SDG9

中鋼與成大成立負碳科技氫能冶金共研中心 攜手共創 2050 淨零碳排新願景

Synergy Correlation

 
面對全球淨零碳排浪潮與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趨勢,淨零轉型不僅是環保議題,更是攸關產業國際競爭力的經濟課題。國立成功大學責無旁貸以大學豐厚的學術研發量能,攜手產業達成淨零碳排的目標,強化台灣產業的全球競爭力。7月 19 日成大與市值躍全球鋼廠第六的中鋼公司簽署 MOU,共同宣告中鋼-成大「負碳科技氫能冶金共研中心」正式啟動,展望未來,因應全球趨勢、透過產學合作、人才培育及技術研發,帶領台灣鋼鐵產業鏈升級,攜手共創 2050 淨零碳排的美好願景,朝高值化精緻鋼廠以及發展綠能產業邁進。
 
MOU 簽署儀式在高雄前鎮中鋼集團總部大樓舉行,由中鋼董事長翁朝棟與成大校長蘇慧貞共同進行簽署,並互贈紀念品,成大致贈成大 90 週年校慶紀念酒,酒瓶採用可回收再利用的環保材質,並特地挑選序號「0719」,見證今日成大與中鋼在循環經濟上的合作里程碑;中鋼回贈高雄在地藝術創作品牌 1300 以轉爐工廠傾倒鐵水的瓷板畫創作,除了描繪出鋼鐵製程的光與熱,也象徵中鋼、成大雙方長久合作以來所展現的亮麗成果。
 
「成大 90 年的歷史中,從未缺席臺灣的創新與工業發展。」成大校長蘇慧貞致詞時表示,今天帶著感恩、興奮與驕傲的心情與同事們來到中鋼,準備開啟新的任務。1934 年當成大第一屆畢業生來到高雄就業的同時,不僅踏出在職場的第一步,也開啟臺灣關鍵年代的改變,如今再次來到這裡,成大透過這幾年來在永續能源、工業建設上交出的好成績,讓世界看見成大的實力;身為擔負起社會責任的頂尖大學,無論在循環經濟、可替代性能源、節能減碳,碳捕捉的再利用等研究上,這幾年都有所突破,未來盼能跟中鋼建構共研新方向,分享資源與人才,共創百年大業,再次代表成大謝謝中鋼的信任,「未來將從共研中心開始,為台灣付出、為世界負責,建構實在的美好家園。」
 
中鋼董事長翁朝棟致詞時表示,成大跟中鋼有著長久淵源,很高興看見總部大樓,加添來自臺南成大具有歷史意義及活潑的色彩。對於鋼鐵產業而言,要達到 2050 年碳中和目標是嚴苛的挑戰,如今攜手成大成立「負碳科技氫能冶金共研中心」,借助成大厚實的研發能量跟資源,盼能在減碳技術研發上有所突破,除了協助專業人才培育外,也加速開發淨零碳排的前瞻技術,讓中鋼邁向永續發展。中鋼這次與成大合作,相信一定會達到 1+1 大於 2 的綜效,讓淨零時代的春天,從南臺灣出發。
 
「負碳科技氫能冶金共研中心」是中鋼首度與國內大專院校啟動成立的共研中心,以中鋼研發需求為導向,串連成大前瞻研究能量,共同建立策略性產學合作團隊,進行鋼鐵產業未來人才培育以及跨院、跨領域重點研究,如負碳技術、氫能煉鋼、智慧製造、綠色能源及其他智慧應用相關的技術交流。
 
成功大學表示,成大做為中鋼創新技術的長期合作夥伴,於再生能源、循環經濟節能減碳製程、二氧化碳再利用技術、碳捕捉/純化技術及 AIoT 等技術領域,具有前瞻且厚實的基礎與培育務實跨域人才學程,期盼透過共研中心的產學合作、人才培育與技術研究,塑造成大與中鋼成為綠色能源與永續製造領域前沿知識與理論的創新基地,並為亞洲及全世界儲備頂尖知識菁英與前瞻視野的國際新領袖。
 
中鋼表示,集團很早就意識到全球鋼鐵產業的低碳趨勢,中鋼做為台灣鋼鐵產業龍頭,粗鋼年產能近 1,000 萬公噸的世界級鋼廠,面對氣候變遷與碳中和議題,中鋼因應策略為啟動短程減碳、中長程邁向碳中和路徑規劃。2030 年採用先低碳方案,攜手石化業啟動「鋼化聯產」將排氣中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轉製成化工產品以及轉爐添加廢鋼等 4 個製程改善措施,把傳統高爐變成低碳爐。而 2050 年淨零碳預計採行兩種路徑,一為將低碳高爐排放的二氧化碳(CO2)捕獲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簡稱CCS),另一則為採用氫能冶金新製程,以因應全球淨零碳排的大勢所趨。
 
中鋼與成大產學合作歷史淵遠流長,2008 年中鋼與成大共同推動產學大聯盟「次世代鋼及其綠色製程與產品創新應用計畫」,展開全新跨 8 所大學、跨領域共創研究,將大學研發技術成果,搭配業界自行開發之應用技術,建構成完整應用方案,合力提昇國內高品級鋼的研發與生產效率,使製鋼產業對環境更友善,亦增強對外競爭力;2018 年中鋼繼續攜手成功大學啟動產學大聯盟第二期合作計畫,再把材料端建置到電動車載具的次系統,幫助國內產業切入國際電動載具供應鏈,並建構高附加價值產業群聚,提早佈局培育電動車世代電動馬達產業新人才與創新研發,為國內的鋼鐵產業開創新局,提升國際競爭力。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2-07-19
 

7 月 19 日成大與中鋼公司簽署 MOU,共同宣告中鋼-成大「負碳科技氫能冶金共研中心」正式啟動

成大校長蘇慧貞表示,未來將從共研中心開始,為台灣付出、為世界負責,建構實在的美好家園

中鋼董事長翁朝棟表示,借助成大厚實的研發能量跟資源,盼中鋼能在減碳技術研發上有所突破

「負碳科技氫能冶金共研中心」是中鋼首度與國內大專院校啟動成立的共研中心

成大表示透過共研中心的產學合作、人才培育與技術研究,塑造成大與中鋼成為綠色能源與永續製造領域前沿知識與理論的創新基地

2023 國科會「未來科技獎」成大獲獎 13 件全國最多

SDG92023 國科會「未來科技獎」成大獲獎 13 件全國最多

View more
成大校友劉奕涵榮獲台灣首奪遊艇界奧斯卡(遊艇設計新秀獎)

SDG9成大校友劉奕涵榮獲台灣首奪遊艇界奧斯卡(遊艇設計新秀獎)

NCKU Alumna Wins Boat International Young Designer of the Year Award 2019

View more
從全國第一跨向世界頂尖 蔡總統親臨成功大學啟動國家級船艦試驗水槽動土儀式

SDG9從全國第一跨向世界頂尖 蔡總統親臨成功大學啟動國家級船艦試驗水槽動土儀式

View more

NCKU SDGs

永續發展目標

701 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雲平大樓西棟7樓

2022©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國立成功大學SDGs離岸團隊擁有全球風能維護團隊5年的全球風控中心,並擁有5年的第一套商業套化輪播式光達設備;除建立捲簾式的移動監控技術,與ECN展示現歐洲海事外展能力。建築複合功能設計團隊與建築外置經驗塔在介紹節能建築的同時,驗證建站技術也在技術中心及平台上進行技術測試,分享階段平台成果試驗成果未來生結合應用的架構,以作為開發系統的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