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以科技做外交 協助美國休士頓社區苯汙染研究獲肯定-國立成功大學永續發展SDGs

成大以科技做外交 協助美國休士頓社區苯汙染研究獲肯定

SDG11

成大以科技做外交 協助美國休士頓社區苯汙染研究獲肯定

Synergy Correlation

 

文/成大新聞中心 圖/成大新聞中心、吳治達提供
 
台灣利用科技也能做國民外交,成功大學測量與空間資訊學系教授吳治達團隊利用地理人工智慧協助美國德州休士頓社區,分析當地汙染物苯的來源,獲得美方的肯定;而苯被認為會提高人類血癌發生率,與肺癌及大腸癌也相關,如果生活在車流量大的公路、工業區、加油站旁,相對接觸苯的機會大增。

這項休士頓社區苯相關研究,成果已刊登在國際重要期刊「危險物質(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獲得關注,What is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 of benzene concentration spread over susceptible area surrounding the Hartman Park community, Houston, Texas?。團隊成員還包括成大食品安全衛生暨風險管理研究所所長陳秀玲、美國德州農工大學景觀設計及都市計畫學系教授 Galen D. Newman(蓋倫.D.紐曼)、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副主任龍世俊與成大測量系博士生 Aji Kusmaning Asri(阿吉.古曼寧.阿斯里)等,目前仍在進行德州達拉斯地區的汙染分析中。

吳治達表示,苯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確認為致癌物,而台灣發生率高的癌症在各方努力下,近年都有降低趨勢,但血癌、肺癌等卻不降反升,可能與環境汙染有關,而根據台灣癌症登記中心的資料顯示,血癌的發生率以北部及高雄等地較高,北部可能與人口密集、汽機車排放量大有關,高雄則與石化工業區相關。

團隊中成大環境醫學研究所博士生王琬茹表示,苯已被證實與血癌發生有關,石化工業區的主要排放汙染物包括苯、甲苯、乙苯及二甲苯等,研究顯示,住在高雄石化工業區附近民眾血癌發生率是一般人的 1.54 倍,而附近兒童與青少年的血癌發生率則是一般的 1.21 倍。
王琬茹指出,最新的研究並將苯暴露與肺癌及大腸癌連結,發現肺癌死亡率會增加 1.5%,大腸癌的發生率增加 1.2%、死亡率增加 0.8%。
 
吳治達表示,不僅石化工業區有苯汙染,像是加油站的油氣、高速公路或高架道路龐大的車流,也都會產生苯,而根據地理人工智慧的分析,建議距離加油站至少兩公里以上、距高速公路至少 1 公里以上,苯的汙染才會有效降低。
 
團隊目前與環境部、高雄醫學大學精準環境醫學研究中心以及小港醫院合作,致力將地理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高雄在地空汙問題的改善上。
吳治達團隊專精於地理人工智慧技術,只要有少數實際監測汙染物的數據,結合地理資訊統、衛星地標、土地利用排放源分布圖層及氣象等多達 300 項的環境因子,進行人工智慧運算,就能精準判斷全區汙染物的來源與分布。

吳治達表示,休士頓的研究起因是陳秀玲去年經由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的計畫,邀請美國德州農工大學超級基金研究中心(Texas A&M University Superfund Research Center)來台訪問,該中心是德州政府花費 5 年 5 億美元成立,致力於改善環境汙染,中心對於成大測量系團隊有關於地理人工智慧技術相當感興趣,而促成了雙邊的合作。


他表示,這項研究主要是由成大測量系研究所印尼籍的博士生 Aji 負責,針對休士頓的 Hartman Park(哈特曼公園)社區進行,當地居民以西班牙裔為主、收入相對較低,社區被包圍在工業區、儲油槽、高速公路及鐵路之間,苯的暴露量相當大,經過地理人工智慧分析,算出苯的來源與分布,準確度達到 98%。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4-06-04

高雄小港區因為石化廠林立,當地民眾血癌發生機率較一般人高。

成大測量系教授吳治達團隊進行美國休士頓社區苯汙染研究,成果刊登在國際期刊上。

成大與校友攜手合作 走入臺南偏鄉首創假日藝術學校

SDG11成大與校友攜手合作 走入臺南偏鄉首創假日藝術學校

View more
成功大學攜手台南晶英酒店 跨越 400 年重現安平熱蘭遮堡壘與市鎮

SDG11成功大學攜手台南晶英酒店 跨越 400 年重現安平熱蘭遮堡壘與市鎮

View more
成功大學與臺南市美術館「藝齊美力」簽署 MOU 備忘錄

SDG11成功大學與臺南市美術館「藝齊美力」簽署 MOU 備忘錄

View more

NCKU SDGs

永續發展目標

701 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雲平大樓西棟7樓

2022©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國立成功大學SDGs離岸團隊擁有全球風能維護團隊5年的全球風控中心,並擁有5年的第一套商業套化輪播式光達設備;除建立捲簾式的移動監控技術,與ECN展示現歐洲海事外展能力。建築複合功能設計團隊與建築外置經驗塔在介紹節能建築的同時,驗證建站技術也在技術中心及平台上進行技術測試,分享階段平台成果試驗成果未來生結合應用的架構,以作為開發系統的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