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益多師、成就共好─第三屆南區文字學學術研討會成功舉辦-國立成功大學永續發展SDGs

轉益多師、成就共好─第三屆南區文字學學術研討會成功舉辦

SDG4

轉益多師、成就共好─第三屆南區文字學學術研討會成功舉辦

Synergy Correlation

 
文、圖/成大中文系
 
由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主辦的第三屆南區文字學學術研討會於 12 月 7 日圓滿舉行。此次會議承襲前兩屆的成功經驗,不僅吸引了南區多所大學的知名學者與青年研究者齊聚一堂,現場 100 多位師生座無虛席,展現南臺灣在文字學領域的研究實力與合作潛力。本次會議內容涵蓋文字學理論、古文字研究、字形演變以及當代漢字教學等多元議題,呈現了一場兼具深度與廣度的學術盛宴。

此次研討會籌備委員來自南區多所大學,包括中正大學黃靜吟教授、高師大陳立教授、台南大學鄭憲仁教授、高師大高婉瑜教授、屏東大學柯明傑教授、成功大學中文系高佑仁教授等。他們透過緊密合作,顯現南部學界合作的高度默契。成功大學中文系前系主任沈寶春教授在開幕式致詞時指出:「這是一場純粹文字學的討論,竟然能座無虛席,可見南臺灣語言文字學驚人的研究能量。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象徵,期許研究能相互支援,切磋交流,共同面對 AI 時代的挑戰。」中正大學中文系黃靜吟教授致詞時指出:「希望本會議會能成為一個學術平台,讓師生能夠充分交流,展現研究成果。」此次研討會不僅促進了學術交流,也為南部中(國)文系的合作與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研討會分多場次進行,共有來自中正大學、高雄師範大學、屏東大學、臺南大學及成功大學等多所大學的學者專家發表論文。中正大學黃靜吟教授針對《說文解字》的部首從屬進行深入解析,為部首研究提供了新視角。高師大高婉瑜教授深入探討《天回醫簡・療馬書》,從文字與背景入手,提供了創新見解。高師大陳立教授探討《古文四聲韻》字形的漢字屬性分析,提出創新的解讀方法。

青年學者專題論壇成為會議的一大亮點,碩博士生的發表備受矚目。中正大學李富琪博士生深入探討了古文字釋形中「借筆」的運用。成功大學謝宜家博士生就《安大簡》的書寫風格與楚簡文字中的特徵,進行了詳細分析,展示了青年學者的研究實力。高師大張育綸碩士生探討趙國金文人物名號。成功大學胡智聰博士生則聚焦於臺港教育標準字形的異同。高師大陳皓渝博士生則通過「必」字的筆順分析,揭示書寫規律對字形研究的重要意義。高師大蔡承儒碩士生深入研究了量詞「臺/台」的字形變遷與語義演變,這些年輕學子透過高品質的論文,展現了南區文字學研究的未來潛力。
 
會議閉幕式由成大中文系高佑仁教授主持,他表示:「第三屆研討會的成功舉辦,標誌著南區文字學研究進入了更高層次的發展階段。未來,我們期待更多青年學者加入文字學研究的行列,共同推動漢字研究邁向新的里程碑。」文字學作為連結歷史文化與現代研究的重要橋梁,將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愈發受到重視。本屆南區文字學學術研討會的圓滿舉行,不僅為南臺灣的學術界注入新活力,也為臺灣整體的文字學研究拓展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4-12-09

由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主辦的第三屆南區文字學學術研討會於 12 月 7 日圓滿舉行

此次研討會不僅促進了學術交流,也為南部中(國)文系的合作與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成大太空系統工程研究所跨學科合作 探空氣球任務精彩啟航

SDG4成大太空系統工程研究所跨學科合作 探空氣球任務精彩啟航

View more
「醫農藝工聯盟」共創數位學習新典範 國際研討會再獲殊榮

SDG4「醫農藝工聯盟」共創數位學習新典範 國際研討會再獲殊榮

View more
成大《相伴 2026》USR 台日跨國課程《健康老化之路 在社區中學習》促進健康老化的社會更多想像與啟發

SDG4成大《相伴 2026》USR 台日跨國課程《健康老化之路 在社區中學習》促進健康老化的社會更多想像與啟發

View more

NCKU SDGs

永續發展目標

701 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雲平大樓西棟7樓

2022©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國立成功大學SDGs離岸團隊擁有全球風能維護團隊5年的全球風控中心,並擁有5年的第一套商業套化輪播式光達設備;除建立捲簾式的移動監控技術,與ECN展示現歐洲海事外展能力。建築複合功能設計團隊與建築外置經驗塔在介紹節能建築的同時,驗證建站技術也在技術中心及平台上進行技術測試,分享階段平台成果試驗成果未來生結合應用的架構,以作為開發系統的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