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判讀技術再進化:突破區域限制 「智慧睡眠判讀訓練工作坊」連續 5 年好評開辦-國立成功大學永續發展SDGs

睡眠判讀技術再進化:突破區域限制 「智慧睡眠判讀訓練工作坊」連續 5 年好評開辦

SDG3

睡眠判讀技術再進化:突破區域限制 「智慧睡眠判讀訓練工作坊」連續 5 年好評開辦

Synergy Correlation

文、圖/成大數位⽣技醫療創新研究中⼼
 
因應臨床睡眠醫學實務的迫切需求,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每年攜手睡眠研究學研單位,與成大醫院、成大醫院耳鼻喉部、國立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數位生技醫療創新研究中心、安全健康永續發展研究中心,共同舉辦「智慧睡眠判讀訓練工作坊」。工作坊的第 5 年,於 6 月 21 日順利舉行,並以線上實況轉播的方式呈現講師現場實例教學,讓全台各地睡眠技師與專業醫療人員皆能跨越地域限制,共同參與優質進修學習平台。

在現代社會步調快速、壓力無所不在的情境下,睡眠障礙已成為影響各年齡層的重要健康課題。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統計,約有 4 分之 1 的台灣人口正受睡眠障礙所困,對個人健康、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造成顯著影響。
 
「智慧睡眠判讀訓練工作坊」首年因當時疫情嚴峻採線上直播方式進行,期間歷經現場教學後,因學員往返不易且耗時,於今(2025)年又回到線上直播。成大數位生技醫療創新研究中心梁勝富主任表示,舉辦智慧睡眠判讀訓練工作坊的目標,希望運用雲端與數位科技讓睡眠判讀訓練國際化,能不受區域與資源不均的限制,提供並實現均等的學習機會。
 
今年工作坊特別邀請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莊立邦理事長線上開場致詞,為活動揭開序幕。接續由成大醫院小兒神經科吳博銘醫師帶來精彩演講,其依豐富的臨床經驗介紹「快速動眼期相關睡眠障礙」。資深的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劉勝義理事則為大家演講「準確判讀睡眠圖譜」;台中慈濟醫院睡眠醫學中心睡眠技師林煜傑壓軸登場,針對主題聚焦「猝睡症患者的夜間多導睡眠特徵」精彩示範「從病理生理到臨床判讀教學」,課程內容深具實用價值。

綜合討論環節,由成大醫院精神科呂宗樺主治醫師、成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梁勝富教授、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劉勝義理事擔任座長,台灣睡眠醫學學會黃春森理事、曾俊賢理事,以及成大醫院睡眠醫學中心林文貴技師,針對本次主題進行深入交流與分析。線上學員踴躍發問,互動熱烈,為本次活動畫下圓滿句點。

值得一提的是,智慧睡眠判讀訓練工作坊每年皆由專業睡眠醫學中心輪流負責題目設計與主題設定。今年新增「RWA 事件標註功能及計算 RWAI」,進一步討論「多次入眠生理監測檢查(MSLT)」的應用,結合至雲端判讀平台,充分體現智慧科技在睡眠醫學領域的實務應用。
 
透過工作坊的持續舉辦與題目更新,提升睡眠技師專業能量、創造學習交流平台,不僅強化臨床判讀技能,也為台灣各睡眠中心提供技師訓練與評估制度之參考。期盼未來能持續推動睡眠專業發展,讓睡眠技師的聲音被聽見,進一步促進台灣睡眠醫學的整體提升與永續發展。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5-06-27
 

第 5 屆「智慧睡眠判讀訓練工作坊」6 月 21 日順利舉行

為實現均等學習機會,本屆工作坊再度線上直播,邀請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莊立邦理事長(圖左)線上開場致詞,為活動揭開序幕

成⼤醫院睡眠醫學中⼼林政佑主任於綜合討論環節深⼊分析;實體、線上與會者交流踴躍。期盼透過工作坊未來能持續推動睡眠專業發展,共同促進台灣睡眠醫學的整體提升與永續發展

台中慈濟醫院睡眠醫學中心睡眠技師林煜傑壓軸登場,針對主題聚焦「猝睡症患者的夜間多導睡眠特徵」精彩示範「從病理生理到臨床判讀教學」

資深的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劉勝義理事則為大家演講「準確判讀睡眠圖譜」

成大醫院小兒神經科吳博銘醫師以豐富的臨床經驗精彩分享「快速動眼期相關睡眠障礙」

成大藥學系歐凰姿教授 台灣藥事經濟與價值研究案 榮獲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 113 年「飛躍講座」獎

SDG3成大藥學系歐凰姿教授 台灣藥事經濟與價值研究案 榮獲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 113 年「飛躍講座」獎

View more
【USR系列報導】走出醫療象牙塔:成功大學為「泡泡龍」編織全人照護網絡

SDG3【USR系列報導】走出醫療象牙塔:成功大學為「泡泡龍」編織全人照護網絡

View more
成大、中正聯手解開胰臟癌細胞惡化及免疫特權的機制 研究成果登上國際頂尖期刊

SDG3成大、中正聯手解開胰臟癌細胞惡化及免疫特權的機制 研究成果登上國際頂尖期刊

View more

NCKU SDGs

永續發展目標

701 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雲平大樓西棟7樓

2022©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國立成功大學SDGs離岸團隊擁有全球風能維護團隊5年的全球風控中心,並擁有5年的第一套商業套化輪播式光達設備;除建立捲簾式的移動監控技術,與ECN展示現歐洲海事外展能力。建築複合功能設計團隊與建築外置經驗塔在介紹節能建築的同時,驗證建站技術也在技術中心及平台上進行技術測試,分享階段平台成果試驗成果未來生結合應用的架構,以作為開發系統的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