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小動物磁振造影核心設施暨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揭牌 強化南部醫學科學研究與產學能量-國立成功大學永續發展SDGs

成大「小動物磁振造影核心設施暨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揭牌 強化南部醫學科學研究與產學能量

SDG3

成大「小動物磁振造影核心設施暨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揭牌 強化南部醫學科學研究與產學能量

Synergy Correlation

文/孟慶慈、圖/成大新聞中心
 
國立成功大學近期在醫學院新建置小動物磁振造影核心設施,是學術機構在神經科學基礎研究的一大利器。醫學院為促進基礎及臨床神經科學相關領域研發亦新設「神經科學研究中心」。6 月 30 日上午於醫學院生醫卓群大樓舉行「小動物磁振造影核心設施暨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揭牌典禮,盼為強化臺灣相關神經科學研究與產學能量盡一分心力。
 
醫學院沈延盛院長主持揭牌典禮,醫學院許桂森副院長簡介儀器設備。與會貴賓包括,中正大學蔡少正校長、成大張始偉副校長、醫學院王家義副院長、醫學院張志鵬副院長、核心設施中心邱文泰主任、社會科學院心理系蕭富仁教授、心理系陳德祐副教授及協力廠商代表等。

張始偉副校長致詞表示,醫生是社會裡最傑出的族群之一,醫學院的老師又是更傑出的一群。做研究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前,有了新儀器設備與中心,醫學院的研究可以有新方向並更有影響力。成大的進步靠同仁努力與付出,沈孟儒校長重視跨領域研究,醫學院與工學院有許多合作計畫案正在進行中,希望全校有更多的跨領域合作與發揮。成大不僅要協助南臺灣的研究量能,也期許在國際上有耀眼成績。
 
沈延盛院長致詞表示,出任醫學院院長一職以來,即構思推動建置小動物磁振造影核心設施,以期提升醫學相關研究量能,中間歷經不少波折,卸任前能完成建置與揭牌,可說圓滿畫下句點。
 
磁振造影儀的特色在於無游離輻射、非侵入式活體掃描,能夠透視生物組織結構以獲取重要影像資訊,對於神經科學發展、疾病研究以及藥物開發等轉譯研究扮演關鍵角色,建置於成杏校區之小動物磁振造影核心設施,隸屬於醫學院核心實驗室。
 
該磁振造影儀為國內學術機構唯一的一台 9.4 Tesla 磁振造影儀,是中南部唯二(苗栗以南,僅高雄長庚及成大)的小動物磁振造影儀。造影儀為 Bruker BioSpec 系統,是國際各大研究機構採用的主流系統。能進行活體實驗鼠的功能影像、結構影像、神經影像的二維/三維影像掃描,其空間解析度可達數十微米(µm),能提供相關單位於神經科學、生技研發和轉譯醫學的研究需求。
 
成大小動物磁振造影核心設施提供的服務有,標準影像掃描、客製化掃描技術及進階影像分析,並與成大醫學院核心實驗室平台整合,提供完善之教育訓練。目標在提升南部地區磁振影像於神經科學、生技研發和轉譯醫學的研究量能。
 
神經科學研究中心現任主任為許桂森教授,中心設立目的,在促進、整合及執行基礎及臨床神經科學相關領域之研究與發展,並將研究成果應用於臨床,以因應大腦和神經系統相關疾病治療的挑戰。
 
發展主軸為,大腦和神經系統相關疾病之致病機制研究。大腦和神經系統相關疾病之診斷與治療發展。創新神經科學技術之開發。推動跨領域研究合作,培育基礎與臨床神經科學研究人才與厚植教學研究能量。中心設有 4 個研究群,1. 神經退化性疾病研究群。2. 腦基因與疾病研究群。3. 腦心智與精神醫學研究群。4. 創新神經科學技術研究群。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5-06-30
 

小動物磁振造影核心設施暨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揭牌典禮

沈延盛院長(右)參觀小動物磁振造影核心設施。拍攝時現場尚未充磁。

小動物磁振造影核心設施操作畫面

【鳳凰講座】 楊泮池院士談「臺灣生醫產業發展機會」

SDG3【鳳凰講座】 楊泮池院士談「臺灣生醫產業發展機會」

View more
113 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聖火傳遞到成大

SDG3113 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聖火傳遞到成大

View more
成大醫學院老年所高瞻論壇「七十開始.百歲之始」 為百歲餘命超前部署

SDG3成大醫學院老年所高瞻論壇「七十開始.百歲之始」 為百歲餘命超前部署

View more

NCKU SDGs

永續發展目標

701 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雲平大樓西棟7樓

2022©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國立成功大學SDGs離岸團隊擁有全球風能維護團隊5年的全球風控中心,並擁有5年的第一套商業套化輪播式光達設備;除建立捲簾式的移動監控技術,與ECN展示現歐洲海事外展能力。建築複合功能設計團隊與建築外置經驗塔在介紹節能建築的同時,驗證建站技術也在技術中心及平台上進行技術測試,分享階段平台成果試驗成果未來生結合應用的架構,以作為開發系統的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