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美學新趨勢》粉墨登場 引領成大學生認識京劇之美-國立成功大學永續發展SDGs

《復興美學新趨勢》粉墨登場 引領成大學生認識京劇之美

SDG11

《復興美學新趨勢》粉墨登場 引領成大學生認識京劇之美

Synergy Correlation

文、圖/袁珮芸

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暨戲劇碩士學位學程副教授馬薇茜的「傳統戲曲與表演藝術」課程精心籌劃,特邀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復興京劇團,結合趨勢教育基金會,於 4 月 24 日下午在成大成杏廳舉辦《復興美學新趨勢》活動。此次活動包含京劇介紹、精彩展演以及裝扮體驗等內容,同時與成大藝術中心「藝術叩門」課程攜手合作,共同為學生打開藝術之門,探索京劇的獨特魅力。

「唱念做打」是一位優秀的京劇演員所需具備的基本技能,從小就需要不斷磨練,提升身體的協調性和柔軟度,才能依照劇情需求靈活運用身體。復興京劇團推廣組長李亦舒進一步解釋,基本功、毯子功與把子功是京劇演員主要的訓練方法。基本功著重力量和靈活性的培養,主要包括「拿頂」和「下腰」等動作。「拿頂」指的是演員進行倒立訓練,「下腰」則要求上身後仰,雙手倒撐成拱橋狀。毯子功則是針對武打戲的訓練課程,多用手撐地或用腳在地面蹬跳和翻滾,為了防止演員受傷,訓練需在地毯上進行。把子功是兵器道具的練習,通常有槍、刀、棍、劍、斧、戟等。在這個活動環節中,邀請到京劇演員王璽傑老師與周斌老師現場示範教學,讓學生們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學習、和大師一起舞弄身段,實際感受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艱辛。

此外,為了讓學生進一步體驗京劇元素,深入了解京劇的裝扮與表演要素,現場安排趙敏如老師為學生進行妝容梳化與服裝體驗,及介紹京劇的行當扮相、頭髮配件、身段、台步等細節。李亦舒老師則接續介紹琵琶的樂器特色,並帶來《青花瓷》的樂曲演奏,讓學生透過音樂和視覺結合,全方位感受京劇藝術的魅力。最後,更由陳冠丞老師與周斌老師以默劇形式演出《三岔口》。這部作品取材自楊家將演義,被譽為京劇中最經典的傳統武戲之一。在這段表演中,二人沒有對話和唱段,舞臺上僅有一桌,整個場景靜默無聲。正是這無聲的空間,凸顯出演員藉由高難度的肢體動作,將故事情節生動地展現出來,引領學生認識京劇的精髓與深度。

復興京劇團將於 5 月 24 日晚間 7 點 30 分在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舉辦演出活動。該場活動表演劇目為《巧縣官》,講述國舅爺強搶民女,但在縣官出手相救和使計安排下,最終善惡有報的故事。歡迎對京劇感興趣者前往觀賞。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4-04-25
 

「唱念做打」是一位優秀的京劇演員所需具備的基本技能;王璽傑老師現場示範,帶領同學學習京劇基本功,讓課程學生實際感受「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艱辛

為讓學生進一步體驗京劇元素,深入了解京劇的裝扮與表演要素,現場安排趙敏如老師為學生繪製清朝格格扮相,及介紹京劇的行當扮相、頭髮配件、身段、台步等細節

李亦舒老師則接續介紹琵琶的樂器特色,並帶來《青花瓷》的樂曲演奏,讓學生透過音樂和視覺結合,全方位感受京劇藝術的魅力

成大與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簽約 攜手推動藝術共好生活圈

SDG11成大與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簽約 攜手推動藝術共好生活圈

View more
成大師生高雄木柵社區共演月光音樂劇 互動式劇場「物換心移訴情衷」展現藝術共感力

SDG11成大師生高雄木柵社區共演月光音樂劇 互動式劇場「物換心移訴情衷」展現藝術共感力

View more
【93 週年校慶】成功大學 113 年成大體育季 繞場活動及校園定向越野賽 凝聚情誼與傳承成大人精神

SDG11【93 週年校慶】成功大學 113 年成大體育季 繞場活動及校園定向越野賽 凝聚情誼與傳承成大人精神

View more

NCKU SDGs

永續發展目標

701 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雲平大樓西棟7樓

2022©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國立成功大學SDGs離岸團隊擁有全球風能維護團隊5年的全球風控中心,並擁有5年的第一套商業套化輪播式光達設備;除建立捲簾式的移動監控技術,與ECN展示現歐洲海事外展能力。建築複合功能設計團隊與建築外置經驗塔在介紹節能建築的同時,驗證建站技術也在技術中心及平台上進行技術測試,分享階段平台成果試驗成果未來生結合應用的架構,以作為開發系統的架構。